屏東縣枋寮鄉東海社區青銀走讀古厝歷史 演出生命故事
屏東縣枋寮鄉東海社區發展協會與在地青年黃柏鈞參與社造計劃,藉由文史調查,走訪耆老口中古厝,打造「北旗尾笑ㄎㄨㄟ劇場」,創造專屬東海人生命故事的劇場,長輩們粉墨登場。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屏東縣枋寮鄉東海社區發展協會與在地青年黃柏鈞參與社造計劃,歷時3個月展開社區文史調查,走訪耆老口中古厝,藉由故事調查與蒐集,打造出具有社區特殊歷史脈絡、昔時古厝生活與在地生活場景「北旗尾笑ㄎㄨㄟ劇場」,創造專屬東海人生命故事的劇場。
枋寮鄉東海社區至今仍保留獨具特色古厝,分別是兼具維多利亞風格謝家古厝、與具傳統形式李家古厝與林家古厝。在老師洪麗雯帶領下,社區長輩與青年透過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補助「114年漫步東海-記憶的延續,從古厝到社區」計劃,認識古厝一磚一瓦、燕尾屋脊,到門聯對句與雕刻裝飾,還蒐集從小到大聽過各種與古厝相關生活故事。
洪麗雯說,原本希望讓社區居民擔任社區古厝導覽解說員,但實際上場,發現大家容易怯場,決定將蒐集的故事改編,讓社區居民以現場演出小短劇的,爲遊客帶來不一樣的導覽。
71歲的曾李秀月說,李家古厝就在家門前,但從來沒有特別注意,這次因爲參加活動才知道原來李家古厝的建築這麼特別,也才知道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大厝護龍」就是三合院。
70歲的李秋珠笑說,這次被拉出來參加,沒想到走讀社區古厝後,發現社區古厝旁留的小洞,是給貓進出的洞口,以前都以爲是排水使用。
36歲的黃柏鈞提到,東海社區過去較爲人所知的特色是午仔魚,但爲了讓更多人知道社區也有古厝和在地故事,開啓了這次計劃。沒想到,參加的社區居們實際走讀古厝現場後,喚起許多他們兒時的回憶,更說出了在地鮮爲人知小故事,都成爲社區故事小劇場演出素材,也成爲社區共同文化記憶。
屏東縣枋寮鄉東海社區發展協會與在地青年黃柏鈞(後排左一)參與社造計劃,藉由文史調查,走訪耆老口中古厝,打造「北旗尾笑ㄎㄨㄟ劇場」,創造專屬東海人生命故事的劇場。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屏東縣枋寮鄉東海社區發展協會與在地青年黃柏鈞(右一)參與社造計劃,展開文史調查,走訪耆老口中古厝,打造「北旗尾笑ㄎㄨㄟ劇場」,創造專屬東海人生命故事的劇場,長輩們收穫滿滿,演出社區故事小聚場。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