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春日鄉「五年祭」 挑戰刺福球

屏東縣春日鄉昨舉辦「無懼之路,春日500」開幕,邀請民衆體驗排灣族五年祭中最重要的「刺福球」儀式。記者潘奕言/攝影

排灣族代表性祭儀「五年祭」在屏東縣僅剩2鄉4部落保留,春日鄉力裡、歸崇、七佳3部落11月起陸續舉辦五年祭復振文化,昨天開幕的「無懼之路・春日500」活動邀民衆體驗刺福球,在全臺排灣族祭儀逐漸沒落之際,更凸顯文化傳承重要。

屏東春日鄉3部落11月起陸續舉辦五年祭,「無懼之路,春日500」活動昨在春日鄉文創園區登場,有音樂會、文史展、木雕展、文化解說、文創及農特產展示,館內展出各部落歷史、生活及藝術,可說是春日文化時空館。現場也開放刺福球,邀大家體驗難得傳統儀典。

刺福球是五年祭重頭戲,族人圍成一圈,以長約25尺的竹竿搶刺拋上天空的福球,每顆球都有福氣、豐收等不同意義,象徵未來運氣。正式祭典只有部落人士參與,春日鄉公所爲讓更多人瞭解刺福球文化,另闢場地供民衆體驗,如棒球大小的福球由於拋球方向、高度不定,刺中難度不小,當有人刺中時,現場歡聲雷動。

屏東縣原民處表示,屏東縣目前只剩來義鄉古樓及春日鄉力裡、歸崇、七佳4部落舉辦五年祭,加上5年才辦一次,非常難得。春日鄉長沈秋花說,全臺排灣族祭儀已逐漸式微,部落辦五年祭,對復振文化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