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瑞光路綠廊褐根病 分區整治
針對屏東市瑞光路綠廊褐根病問題,近日屏東市公所啓動「分區試點整治計劃」,市民代表傅建雄(右)、豐年里長蕭源聖(左)肯定也感謝市公所積極作爲。(謝佳潾攝)
屏東市瑞光路綠廊原本鬱鬱蔥蔥,後因褐根病嚴重導致近百棵樹死亡,近日屏東市公所啓動「分區試點整治計劃」,劃設80平方公尺爲示範點,開挖近2公尺,將2棵樹連根刨除併爲土壤殺菌,待成效出爐後將編列預算讓全廊道比照辦理。
位在屏東市瑞光路二段、長近1公里的路廊,早期綠樹成蔭、林木蔥鬱,是民衆散步休閒的好去處,但近年因褐根病嚴重,導致近百棵樹死亡,公所擔憂感染「樹癌」的樹木倒塌壓傷民衆,只好忍痛砍除,但仍無法根除問題。
爲此,市公所請來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文華指導,得知褐根病是一種潛伏於土壤中的真菌病害,會侵蝕樹木根系、導致植株枯萎,尤其容易透過根際擴散,進而造成整區感染,因此需採雙軌整治,也就是病株清除及土壤消毒,但是經費龐大。
公所初估,若一次性施作經費高達4、5000萬元,且成效未知,因此決定透過「分區試點整治計劃」,先以小範圍80平方公尺爲示範點,待成效出爐後,將編列預算讓整個廊道比照辦理。
近日市公所啓動計劃,開挖近2公尺,將示範點內的2棵樹連根刨除,並徹底清除土壤中感染褐根病菌的殘餘木頭,接着以石灰、尿素等爲土壤殺菌,並埋進一塊染菌的樟木,待3、4周後挖出檢測是否成功根除病菌。
對此,市民代表傅建雄、豐年里長蕭源聖很肯定也感謝市公所的積極作爲,他們說,很多民衆都反映這廊道的樹木愈來愈少,有的甚至還私下移植花、樹種在廊道,但其實這都是引發褐根病的可能因素,因此呼籲民衆,別再私自移植花樹,否則公所做再多也於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