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榮總引進「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助癌症患者找回健康
屏東榮民總醫院引進「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以微創傷口小、恢復快且低複發率的優勢,一年半內助10名癌症患者找回健康。(謝佳潾攝)
惡性腫瘤雖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但早期診斷與治療成功能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當中消化道癌若能以完整手術切除,還有治癒的可能性,不過傳統手術有潛在風險且可能發生術後併發症,爲此,屏東榮民總醫院引進「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以微創傷口小、恢復快且低複發率的優勢,一年半內助10名癌症患者找回健康。
屏東榮總指出,消化道癌的治療以完整手術切除爲首選,但傳統手術雖有效,不過有潛在的風險,且術後可能發生併發症,這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很大的影響,不過隨着內視鏡技術與器械的不斷進步,早期的消化道癌症患者現在可以透過ESD完成完整切除。
屏東榮民總醫院引進「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以微創傷口小、恢復快且低複發率的優勢,一年半內助10名癌症患者找回健康。(謝佳潾攝)
屏東榮民總醫院引進「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以微創傷口小、恢復快且低複發率的優勢,一年半內助10名癌症患者找回健康。(謝佳潾攝)
屏東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高崧碩表示,該手術是透過微小的切口,使用特殊設計的內視鏡刀具進行黏膜下剝離,完整切除腫瘤與癌前病竈,同時保留健康組織,這項技術不僅減少傳統外科手術對身體的傷害,也顯著縮短病人的住院時間,術後恢復迅速,約3天就能出院。
高崧碩說,ESD是微創傷口極小,所以恢復快且可以精確切除病變區域,並可降低複發率,這項技術是屏榮與高雄榮總攜手合作,從2024年8月至今,協助10位患者完成手術,且術後恢復良好,如有位林姓先生在外院檢查發現息肉過大無法處理,便轉診至屏東榮總,經內視鏡息肉切除術後,成功將所有病竈徹底清除,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
屏東榮民總醫院引進「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以微創傷口小、恢復快且低複發率的優勢,一年半內助10名癌症患者找回健康。(謝佳潾攝)
屏東榮民總醫院引進「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以微創傷口小、恢復快且低複發率的優勢,一年半內助10名癌症患者找回健康。(謝佳潾攝)
屏東榮總強調,屏榮將持續提供ESD醫療服務,民衆不需要轉到高雄的醫學中心,如有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帶血或糞便潛血陽性、大腸息肉症等相關症狀,可以到屏東榮總胃腸肝膽科或大腸直腸外科門診,做進一步的諮詢或是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