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農業物產館 重新營運

屏東農業物產館19日重新開幕,縣府一連安排10個月活動,期許帶來人流與商機。(謝佳潾攝)

屏東縣農業物產館在歷經蚊子館罵名、5次招商流標後,19日重新營運,屏東縣政府以北歐風格重塑館內氛圍,還一連安排10個月活動,加上熱帶農業特色產業園區已招商6成,未來可望與農業科技園區、農業改良場共同打造屏東農業重要基地。

屏縣府農業處指出,屏東農業物產館經爲期15天的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畫下句點後,19日以全新面貌重生,一進館內就能感受充滿自然氛圍的北歐設計風,同時設有AR、VR等沉浸式體驗,以及農特產品販售區、餐廳等;2樓設有展區,目前活動已規畫至10個月後。

農業處進一步表示,營運部分規畫品農餐桌、特色市集、小農走讀、青農講座、食農料理工作坊等系列活動,期望透過各式活動帶來人流與商機,洗刷蚊子館罵名。

屏縣府農業處長鄭永裕說,目前因鄰近的熱帶農業特色產業園區還在施工,所以物產館營運上多少會受影響,但園區招商進度已達6成,未來廠商建廠後就會形成產業聚落,之後可望與周邊的農業科技園區、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形成屏東農業金三角。

對於物產館重生,屏東縣議員陳揚說,很開心看到縣府有魄力要處理這問題,但還是建議要多與其他農業單位合作推廣,纔能有效帶動人潮,例如可多舉辦農業體驗活動並常態化,把物產館打造成農業體驗基地,才能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