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牡丹鄉植樹 200人共織生態綠網 杜英、楓香生根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在牡丹鄉高士神社旁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活動,大家在牡丹鄉一起種下野牡丹。(林保屏東分署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在牡丹鄉高士神社旁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活動,吸引近200位民衆來種樹,民衆排隊領苗,共同織一片生態綠網。(林保屏東分署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屏東縣政府與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今(8)日在牡丹鄉高士神社周邊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植出屏東美好」植樹活動,吸引近200名民衆參與,大家共同種下楓香、杜英、樟樹等733株原生樹木,響應植樹月推動生態保育。

林保屏東分署長楊瑞芬表示,植樹活動選定高士神社周邊栽植約0.1公頃的楓香、杜英、樟木、櫸木等原生樹種,且要特別覆育因氣候變遷與土地開發而逐漸減少的野牡丹族羣,展現「牡丹鄉種野牡丹」的生態保育理念。透過栽植楓香等樹種來推動林下經濟,結合在地經濟發展與森林資源永續利用,未來作爲林下段木香菇栽培的解說場域。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在牡丹鄉高士神社旁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活動,吸引近200位民衆來種樹。(林保屏東分署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陳文亮說,屏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牡丹鄉更是臺灣珍貴的生態寶地。在地球上,森林纔是真正的主人,人類只是過客,希望透過植樹活動,不僅提升當地的綠覆率,也爲野生動植物提供更完善的棲息環境,爲子孫留下美好未來。

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右起)、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長楊瑞芬、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陳文亮、牡丹鄉長潘壯志、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副分署長祝瑞敏植樹後合影。(林保屏東分署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屏東縣政府副縣長黃國榮表示,屏東縣長期投入生態保育與環境永續,也透過與財團法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等產官學合作,推廣原生樹種的種植。屏東縣的造林面積達1400公頃,是全臺之冠,之後繼續與中央共同推動林下經濟、保種、保育等工作,並與國際接軌,積極發展森林碳匯與碳權,爲生態保育做出貢獻。

牡丹鄉長潘壯志除感謝大家一起來植樹,讓牡丹鄉的環境更好之外,也邀請大家蒞臨山明水秀的牡丹鄉遊玩。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指出,高士地區擁有超過70種珍稀植物,是植物散播與遷移的重要據點。活動中特別展示新出版的《恆春半島的植物秘境-高士佛》專書,深入展現高士佛地區的植物多樣性與部落文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在牡丹鄉高士神社旁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植樹活動。(林保屏東分署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爲鼓勵大家一同編織綠網,活動現場提供杜英、楓香、樟樹、九芎、烏桕、櫸木、月橘、黃荊、枯裡珍等共600株苗木,贈送給參加活動的民衆,希望大家攜手種下希望的樹苗,共同打造永續家園,織出一片生態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