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民生路「坑洞愈補愈大」 將編1800萬全面刨鋪比照省道規格

屏東市廣東路至和生路一段的民生路段,在連日豪雨侵襲下,約2公里的道路出現大小坑洞約20處,市公所雖用瀝青冷料包補洞救急,但成效不彰,因此決定編列1800萬元預算將該路段比照省道規格全面刨鋪。(謝佳潾攝)

連日豪雨導致屏東市道路出現不少坑洞,當中以廣東路至和生路一段的民生路段最爲嚴重,除約有20處大小坑洞外,最大坑洞直徑還達30公分,屏東市公所雖趁雨勢歇緩時用瀝青冷料包補洞救急,但效果不彰,甚至還出現小石子遭車輾飛遍佈路面,民代憂可能對機車騎士造成危險,爲此,市公所決定編列1800萬元預算將該路段比照省道規格全面刨鋪,也就是向下刨鋪10公分施作,若預算順利審過,最快年底施工。

屏東市廣東路至和生路一段的民生路段,在連日豪雨侵襲下,約2公里的道路出現大小坑洞約20處,市公所雖用瀝青冷料包補洞救急,但成效不彰,因此決定編列1800萬元預算將該路段比照省道規格全面刨鋪。(謝佳潾攝)

屏東市廣東路至和生路一段的民生路段,在連日豪雨侵襲下,約2公里的道路出現大小坑洞約20處,市公所擔憂坑洞造成用路人危險,每當雨勢歇緩時就會派員到場用瀝青冷料包補洞救急,但因溼度太高導致冷料黏着度太低,坑洞不僅補好後又損壞,坑洞的小石子還遭汽車輾飛遍佈路面,坑洞因此愈補愈大洞。

屏東市民代表傅建雄指出,一直反覆補洞也不是辦法,加上小石子時不時就飛出路面,這可能會對機車、單車騎士造成危險。(謝佳潾攝)

屏東市民代表傅建雄指出,一直反覆補洞也不是辦法,加上小石子時不時就飛出路面,這可能會對機車、單車騎士造成危險。(謝佳潾攝)

「這些小石子遍佈路面,代表公所真的很用心在補坑洞。」市民代表傅建雄指着滿地碎石無奈道,前幾天屏東市雨下不停,但只要雨勢稍有停歇,他就會見到公所派員到民生路段補坑洞,但一直反覆補洞也不是辦法,加上小石子時不時就飛出路面,這可能會對機車騎士造成危險。

屏東市公所工務課長李英宗表示,丹娜絲颱風過後,公所購進300包瀝青冷料包備用補道路坑洞,沒想到這波雨勢下不停,坑洞還沒補好,冷料包已經用完,因此確實不宜一再修補。

李英宗進一步指出,這路段除是國3麟洛交流道通往屏東市區的主要道路外,還鄰近工業區、屏東大學以及住宅區,車流量大又有大型貨車行駛,所以不僅使用率高還連帶損害程度也很大,因此即使距離上一次全面刨鋪僅5年時間,使用年效還算短,但有必要再進行一次全面刨鋪。

屏東市長周佳琪獲悉後,指示編列1800萬元預算全面刨鋪這路段,且要比照省道規格,也就是向下刨鋪10公分。對此,李英宗解釋,一般來說市區道路是向下刨鋪5公分,但這路段屬性不同,加上最近有民衆反映,屬於省道的和生路幾乎無雨後坑洞問題,可見刨鋪的深度有影響,因此希望市民代表會能全力支持,待預算審過後,最快年底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