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科技執法害商家生意慘跌、民怨四起 警方擬放寬偵測條件
屏東市廣東路、仁愛路口在設置科技執法後,周邊商家反映生意大幅下滑,還有民衆抱怨連去診所就醫都挨罰,希望警方將科技執法範圍縮小至紅線違停區域。(謝佳潾攝)
屏東市廣東路、仁愛路口在設置科技執法後,周邊商家反映生意大幅下滑,還有民衆抱怨連去診所就醫都挨罰,縣議員蔣月惠接獲陳情後,希望警方將科技執法範圍縮小至紅線違停區域,但警方表示,目前無法調整偵測區域,但可採「情境式管理」予以撤銷罰單,也正研議放寬偵測條件的可能性。
屏東市廣東路、仁愛路口在設置科技執法後,周邊商家反映生意大幅下滑,還有民衆抱怨連去診所就醫都挨罰,希望警方將科技執法範圍縮小至紅線違停區域。(謝佳潾攝)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指出,有不少商家向她陳情,廣東路與仁愛路口在設置科技執法後,他們的生意大幅下滑,還有民衆抱怨,連去周邊診所就醫也吃上紅單,希望警方可以縮小科技執法的範圍至紅線違停區域,讓交通管理與商圈發展可以取得平衡。
爲此,蔣月惠與屏東縣政府警察局交通隊到場會勘後,警方表示,廣東路與仁愛路口違停長年嚴重,引發民衆抱怨及檢舉,並質疑警察執法不力,但因警力有限,所以設置科技執法,盼藉「精準執法」建立穩定管理機制,而實施後該路口的事故與違停報案件數確實都有下降。
至於商家的疑慮與訴求,警方指出,因設備功能所限,目前尚無法調整偵測區域,不過可採「情境式管理」方式因應,如針對貨車上下貨等短暫停靠狀況,審查時原則上不予舉發;又如遇就醫、緊急情況等經查證屬實者,也會予以撤銷,藉此兼顧執法原則與人性考量,此外,目前也正研議放寬偵測條件與延長寬限時間的可能性,讓執法更有溫度與彈性。
警方強調,科技執法的初衷並非爲了罰鍰,而是希望維護行人安全與整體交通秩序,警方未來將持續滾動檢討、加強說明與宣導,傾聽各方意見,讓執法更貼近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