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獎首獎高達15萬元獎金 評審發現出現獎金獵人
2025屏東獎今下午屏東演藝廳頒獎,第二類首獎得主排灣族藝術家28歲陳亮(右)與第一類首獎得主是彰化鄭仕傑(左),兩人各獲15萬元首獎獎金,獲獎作品即起在屏東演藝廳展出至11月9日,也將被文化處典藏。記者劉星君/攝影
2025屏東獎今在屏東演藝廳舉行頒獎典禮,今年610件作品競逐,評選53件獲獎作品,來自彰化鄭仕傑與屏東排灣族藝術家陳亮,分別獲得屏東獎第一類與第二類的首獎,屏東獎評審委員今說,屏東獎首獎15萬元,高額獎金也出現獎金獵人,類似作品風格也在其他獎項出現。
屏東獎評審委員黃冬富今致詞說,屏東獎是屏東每年一度重要藝術盛會,多年前屏東獎獎金超過10萬元以上,激起藝文界很大參加意願,尤其屏東獎在10多年前開始全國徵件,獲得屏東獎作品會留在文化處典藏,對屏東文化意義特別重視。
黃冬富說,參加過幾屆屏東獎評審,大家都有一種感覺,參賽作品不斷提升,但有遇到一個情形,「作品不錯,爲什麼沒獲第一名?」有幾次評審在最後決選時,評審委員發現有些獎金獵人,相同風格作品會在不同的美展出現。最後決選是很重要,不是經常看到風格,或展現作品獨特性與個人辨識度,較可以受肯定。
文化處會典藏屏東獎首獎,對屏東獎要求、期許,希望能展現出屏東地方風物特質,留在屏東文化處會更有意義,未來期許各位藝術家,將來若有機會繼續參加,可朝這方面着力。
文化處表示,今年屏東獎610件參賽,第一類作品含水墨、膠彩、書法、篆刻等計276件;第二類是攝影、視覺設計、新媒體等共334件。除首獎可獲頒各15萬元獎金,作品由縣府典藏,新增第二名及第三名,提供5萬元及3萬元獎金。縣長周春米說,屏東藝術文化愈來愈豐富,「我們會慎重準備,提高屏東獎的獎金。」
第一類屏東獎得主鄭仕傑從小學書法至今30多年,書法創作「王摩詰詩」獲得首獎,鄭仕傑感動說,「改變是困難的,淬鍊是痛苦的」。
第二類屏東獎得主得獎作品「一席系列:kipakim」,排灣族28歲陳亮以相紙爲媒材,運用傳統編織技藝,將原民意象帶出新文化語彙,很感謝VuVu(爺奶)留下寶貴文化與智慧,可以用不同方式找到方向。文化處表示,屏東獎及第二名、第三名合計6件,以及優選22件、入選25件,即起在屏東演藝廳展出11月9日。
2025屏東獎今在屏東演藝廳舉行頒獎典禮,今年610件作品競逐,評選53件獲獎作品,屏東獎評審委員今說,屏東獎首獎15萬元,高額獎金也出現獎金獵人,類似作品風格也在其他獎項出現,認爲作品要能展現獨特性與辨識度。圖/屏東縣府文化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