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 高救隊推接駁制 提升院前救護效能
屏東縣首支高級救護隊在去年12月13日成立後,今年上半年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急救存活率提升至30.91%,繳出亮眼成績單。(謝佳潾攝)
屏東縣首支高級救護隊成立後,大幅提升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急救存活率至30.91%,出院人數也比去年同期倍增,而6月起還增「接駁制」縮短救護時間,2028年有望每個消防分隊都有高級救護員,完善救護網。
據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統計,屏東首支高救隊在去年12月13日成立後,今年上半年救護成功率明顯增加,除OHCA急救存活率從去年的22.53%提升至30.91%外,健康出院人數也比去年同期的5人增至13人。
在繳出亮眼成績單後,未來仍將積極精進,消防局長李彬正指出,高救隊成立後針對屏北地區急救率已達預期目標,而從今年6月開始,在原有雙軌制上又新增「接駁制」,藉此縮短救護時間。
李彬正說明,雙軌制是指同時派遣高救隊及消防分隊救護車到場,讓急救現場至少有4名救護人力共同處理患者,隨後再視輕、重症需要搭救護車就醫;而「接駁制」是指高救隊員在與分隊約定好的接駁點、直接上分隊救護車,在車上進行高階急救工作或給藥,約可縮短5至10分鐘救護時間。
李彬正進一步指出,目前全縣共有47位高級救護員,除9位編制在高救隊外,其餘38位則分派在19個消防分隊中,如東港、潮州、恆春等救護勤務較繁重的分隊,未來希望每個分隊都有高級救護員派駐,如此才能編織更緊密的生命安全網,而以目前每年約有6至8人受訓來看,可望在2028年達標。
李彬正提到,屏北地區急救成功率提升,高救隊的成立佔很大因素,所以希望未來在人力補充、裝備擴大的情況下,也能在屏中與屏南地區成立高救隊,讓救護效能更完善。
「這不只是救回一條命,而是救回我們的家!」一名成功從鬼門關被救回的民衆,在康復後見到高救隊小隊長黃志然登門拜訪,他激動地說,謝謝消防隊員讓他可以再見到家人。
憶起那次救護,黃志然說,這名60歲男子在今年5月突然於工廠倒地、失去意識,他到場後趕緊施打點滴,幸在送抵醫院時恢復生命跡象,看着對方平安無事很欣慰,也是對高救隊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