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4國小海底畢典登場 潛水領證書與魚羣珊瑚共舞

屏東縣墾丁國小、鵝鑾分校、水泉國小、龍泉分校等2校4校區師生,6日上午在恆春後壁湖海域舉行聯合潛水畢業典禮,魚兒擔任觀禮來賓。(潛水教練羅元甫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屏東縣墾丁國小、鵝鑾分校、水泉國小、龍泉分校等2校4校區師生,6日上午在恆春後壁湖海域舉行聯合潛水畢業典禮,師生、教練與救生員超過百人下水。(羅琦文攝)

屏東縣墾丁國小、鵝鑾分校、水泉國小、龍泉分校等2校4校區師生,今(6)日上午在恆春後壁湖海域舉行聯合潛水畢業典禮。墾丁國小畢業生吳艾霏說,參加潛水畢業典禮很感動,將是一輩子的回憶,也希望這個傳統能一直持續下去,長大以後回來還能看到學弟妹也是在海里畢業典禮。

屏東縣墾丁國小、鵝鑾分校、水泉國小、龍泉分校等2校4校區師生,6日上午在恆春後壁湖海域舉行聯合潛水畢業典禮,師生、教練與救生員超過百人下水。(羅琦文攝)

畢業生一早先在臺灣潛水公司瞭解海洋生物、確認潛水須知,再由教練一對一帶領到後壁湖,畢業生穿上潛水裝備潛入海中,親手接過屬於自己的畢業證書、拍團體照,並遊覽海底世界,由七彩珊瑚礁、魚兒擔任畢業來賓,完成一段與大海對話、和自己告別小學階段的旅程,留下難忘的人生回憶。

屏東縣墾丁國小、鵝鑾分校、水泉國小、龍泉分校等2校4校區師生,6日上午在恆春後壁湖海域舉行聯合潛水畢業典禮,魚兒擔任觀禮來賓。(潛水教練羅元甫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臺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表示,「洄春海洋畢業典禮」自2020年首創,已邁入第6年,每一屆都由臺灣潛水主動投入規畫與執行,背後沒有收費、沒有商業動機,只有一個初衷,「讓每個恆春的孩子,都能親眼看看自己家鄉的海」。

陳琦恩說,潛水教練的工作是把人帶到海里,但他真正想做的是把海種在每一個小朋友心裡面,「我們想讓孩子知道,海不只是觀光資源,更是一份情感連結,一種土地的身分認同」,藉由這個畢業典禮將海洋這個印子烙在每一個恆春小孩心裡面,就算他們離開了恆春,還是可以很驕傲地對朋友說:「我在海里面畢業的!我來自恆春很棒的海邊!」

陳琦恩表示,過去只有墾丁國小舉辦潛水畢業典禮,這次還有水泉等學校的加入,舉辦6屆潛水畢業典禮以來,這次人數最多,2校4校區師生共40位,加上40位教練、20位企業夥伴,共有百人下水。天氣很好、人很好,運氣也很好,海里有許多魚游來游去,大家都很開心。

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長李雨蓁(左)特地前來參加墾丁2校4校區聯合潛水畢業典禮,臺灣潛水公司執行長陳琦恩(右)帶領下水。(羅琦文攝)

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長李雨蓁特地前來參加潛水畢業典禮,她說,勞青處正與潛水相關事業單位討論,青年與青少年職涯發展中,潛水是否能成爲他們的選項,她認爲海底畢業典禮很有意義,鼓勵小朋友勇於挑戰,也相信自己可以挑戰成功,屏東墾丁與海親近,海底畢業典禮能與海更靠近,未來潛水也是可能的職涯選項,在海里完成自己的夢想。

墾丁國小校長許淑真說,潛水畢業典禮是墾丁國小的海洋課程的結束,也是驗收成果,海洋課程是墾丁國小的特色課程,學生從一、二年級開始就學習親海、愛海,三年級學浮潛、四年級學SUP、五年級學衝浪、六年級學水肺潛水,循序漸進培養孩子的能力,另方面也給小朋友一個難忘的回憶。

許淑真說,學校也鼓勵小朋友和老師考潛水證照,這次畢業生有8位已經考取潛水證照,下水的老師中也有6位考取證照,其中1位是初階、5位是進階,老師們每年考取潛水證照的比率達到2/3,除了可以從事正當的運動休閒,學校的教育也在於讓小朋友能有回饋奉獻的精神,小朋友知道自己有能力、也有責任愛護海洋,都會去潛水淨海或在岸上淨灘。

墾丁國小老師張湫鬱(前左一)和兒子一起參加潛水畢業典禮。(羅琦文攝)

墾丁國小老師張湫鬱說,她和兒子都有潛水證照,這次兒子畢業,一起來參加潛水畢業典禮,學校和臺灣潛水能提供這樣的機會真是很棒,潛水活動可以讓親子之間更親密,因爲潛水非常注重潛伴,在海里兩人要互相照顧,親子感覺非常濃烈。學校很棒的是一直都很鼓勵老師們參與水上活動,老師們不僅是潛水,還會SUP和衝浪,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共享大海的清涼。

墾丁國小畢業生吳艾霏說,潛水到海底參加畢業典禮非常感動,這是第一次參加潛水畢業典禮,以後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參加,和其他普通的畢業典禮很不一樣,令人很難忘,她還看到很大的硨磲貝,超級興奮,希望這項傳統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等她長大之後還可以再回來墾丁國小,看到學弟學妹也是在海底畢業典禮。

墾丁國小畢業生王妍心說,其他學校可能都是在校內畢業,但是墾丁國小可以在海底舉辦畢業典禮,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

陳琦恩也感謝許多家企業贊助,還有海洋委員會、屏東縣政府、海生館、墾管處、鵬管處的支持,共同推動這場融合教育、環境與行動的在地典禮。他說,這次活動主題定爲「The Ocean We Inherit-由我們繼承的大海」,從第一屆的摸索到現在的熟成,許多孩子早已記住了這片海的溫度與樣貌,他們不只是畢業,而是用行動宣告:「我們繼承了這片大海,也將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