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錦囊 | 大學生防詐安全指南:擦亮雙眼,守護青春“錢袋子”

一、詐騙套路深,千萬別“踩坑”

近年來,針對大學生的詐騙案件頻發,騙子利用學生羣體社會經驗少、防範意識薄弱的特點,精心設計騙局。從兼職刷單到校園貸,從冒充熟人到虛假購物,詐騙手段層出不窮。據統計,僅2024年,全國高校就發生各類詐騙案件數萬起,涉案金額高達數億元。

二、揭秘十大詐騙套路,見招拆招

兼職刷單詐騙

套路:以“輕鬆賺錢”“日賺百元”爲噱頭,誘導你墊付資金刷單,初期小額返利,後期大額投入後拉黑。

案例:小李是某高校的一名學生,平時生活勤儉節約,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一些零花錢。他在網上瀏覽時,被一則“日賺300元”的廣告深深吸引。廣告聲稱,只要投入一定的本金,每天都能輕鬆賺取300元。小李按照廣告上的指示湊齊了5000元的本金並將這筆錢墊付給了所謂的“項目負責人”。然而,當他等待着每天的收益時,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提現。無論他怎麼操作,系統總是提示各種各樣的錯誤信息,讓他無法成功提取一分錢。小李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防騙口訣:所有刷單都是詐騙!不下載陌生APP,不向陌生賬戶轉賬。

冒充熟人詐騙

套路:盜取QQ、微信賬號,冒充老師、同學或親友,以“急用錢”“交學費”爲由借錢。

案例:小王是某高校學生,一天跟他的“高中同學”通過QQ聯繫他,提出自己的表妹車禍受傷但因爲銀行卡凍結無法支付醫藥費。然後“高中同學”提出自己先向小王轉賬六千,再由小王將錢匯給他在醫院等着急救的表妹。小王收到了轉賬截圖但打款一直未到賬。後來“高中同學”提出可能是銀行轉賬有問題,讓小王先墊一部分交給醫院作爲押金,隨後發了醫院收款碼,但需要瀏覽器掃碼。在此過程中“高中同學”一直聲稱在和表妹打電話安慰表妹不肯和小王打電話交流,也不願意共享位置。所幸小王警惕性高,未向對方轉賬,通過其他途徑得知,自己高中同學的QQ號被盜。

防騙口訣:電話或視頻覈實身份,不輕信文字消息,設置轉賬延遲到賬。

校園貸詐騙

套路:以“低息”“免息”爲誘餌,誘導你貸款,實爲高利貸,利滾利欠下鉅債。

案例:一名學生在接到一個自稱是“某金融客服”的電話後,被告知需要註銷其貸款賬戶,否則將對其個人徵信產生負面影響。騙子利用了學生對徵信問題的擔憂,聲稱如果不及時處理,將會對其信用記錄造成嚴重損害。學生在對方的誘導下,按照騙子的指示進行了一系列操作,最終被騙走了十萬餘元。

防騙口訣:個人徵信無法人工干預,不下載陌生金融APP,不向陌生賬戶轉賬。

虛假購物詐騙

套路:以“抽獎”“海外代購”爲餌,誘導你繞過平臺私下交易,付款後拉黑。

案例:小劉在某社交平臺上看到有公司發佈自己創業搞抽獎,小劉就加了“工作人員”微信。之後,“工作人員”通過微信通知小劉中獎,讓小劉用購買某款產品以便於參與抽獎,然後讓小劉下載並安裝某款指定軟件並通過指定軟件與“助理”聯繫領獎並返現。學生下載軟件後,“助理”又以有海關稅和轉賬不成功的名義讓小劉進行了兩筆轉賬。當小劉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時,爲時已晚。

防騙口訣:只在正規平臺交易,不貪便宜,查看賣家信用。

冒充公檢法詐騙

套路:僞造警察、法官身份,以“涉嫌犯罪”“將被逮捕”恐嚇,要求轉賬至“安全賬戶”。

案例:某位學生突然接到了一個自稱是“公安局”的電話,對方聲稱該學生涉嫌參與洗錢活動。電話中,騙子詳細描述了所謂的“犯罪事實”,並威脅說如果不配合調查,將會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學生在驚恐之下,按照騙子的要求,將5萬元轉入了指定的賬戶,以爲這樣就能解決問題。然而,事後才發現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自己被騙走了5萬元。

防騙口訣:公檢法不會電話辦案,不透露銀行卡、驗證碼,直接掛斷並撥打110覈實。

虛假實習/培訓詐騙

套路:以“高薪內推名企實習”爲名,收取“培訓費”“保證金”後失聯。

案例:某公司向學生收取了高達2萬元的所謂“培訓費”,聲稱會提供高質量的培訓服務。然而,事後學生髮現這家公司實際上是一個毫無實際業務的皮包公司,根本沒有履行其承諾的能力和意願。

防騙口訣:正規企業不會收費,查公司資質,通過學校提供的官方渠道投遞簡歷。

殺豬盤(情感+投資詐騙)

套路:在社交軟件打造“高富帥”“白富美”人設,誘導你投資虛假平臺,充值後無法提現。

案例:一名學生在網戀對象的極力推薦下,輕信了所謂的“穩賺不賠”平臺,天真地認爲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輕鬆賺取高額利潤。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充值了五萬元人民幣,滿懷期待地等待着豐厚的回報。然而,事與願違,這個平臺最終證明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導致這名學生血本無歸,損失慘重。

防騙口訣:網戀涉及金錢=詐騙,不輕信“高回報”投資,查平臺合法性。

學費/獎學金詐騙

套路:冒充學校老師,以“獎學金到賬需激活賬戶”爲由,誘導你提供銀行卡信息盜刷。

案例:某學生收到自稱“教學工作人員”的郵件,郵件中提示點擊鏈接覈對成績。學生點擊鏈接後發現自己的QQ號被盜。值得慶幸的是,學生及時更改了QQ密碼,避免了後續可能的詐騙活動。

防騙口訣:通過學校官方渠道覈實信息,不透露銀行卡、驗證碼、不點擊可疑鏈接。

二手交易詐騙

套路:在二手交易平臺發佈虛假購買信息,以“無法成功轉賬”或“賬戶風險”爲由索要保證金。

案例:某學生在某二手交易平臺出售一件商品,“買家A”與學生交流後稱自己有購買意願並打算付款後,“買家A”無法完成支付。此時,“工作人員”通過平臺私信學生,稱學生賬戶有風險,因此無法交易。“工作人員”稱需要學生繳納保證金,才能進行後續交易,否則有封號的可能。學生向二手交易平臺官方覈實後,確認“買家A”和“工作人員”均爲詐騙任意。

防騙口訣:通過官方平臺維權,不點擊陌生鏈接。

遊戲賬號、虛擬產品交易

套路:在遊戲內發佈虛假購買信息,以交易安全爲由指定某平臺進行交易,再以賬號凍結爲由收取保證金。

案例:陌生人在遊戲中聯繫小趙,提出2000元購買學生遊戲賬號,隨即表示必須走平臺保障賬號安全,學生與對方加qq後,通過對方提供的鏈接登入平臺,對方說錢已經通過平臺轉給小趙,小趙發現無法提取,對方說賬號被凍結,需要小趙充值800解凍,小趙充值後,發現仍然無法提取,對方繼續誘導說可能還需要再充值,小趙多次充值後意識到不對,但再次聯繫對方時,已經被拉黑

防騙口訣:保護個人信息,拒絕虛擬交易,拒絕繳納所謂保證金

三、防詐秘籍:五要五不要

五要

1.要保護個人信息:不隨意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

2.要覈實身份:涉及轉賬時,務必通過電話、視頻或當面覈實對方身份。

3.要下載反詐APP: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啓預警功能。

4.要關注官方信息:通過學校官網、公衆號等渠道獲取權威通知。

5.要及時報警:一旦發現被騙,立即報警。

五不要

1.不要輕信“高薪兼職”:所有要求墊付資金的兼職都是詐騙。

2.不要點擊陌生鏈接:尤其是短信、郵件中的不明鏈接。

3.不要向陌生賬戶轉賬:無論對方如何編造理由。

4.不要貪圖小便宜:低價誘惑往往是騙局的開始。

5.不要害怕“公檢法”恐嚇:真正的公檢法不會電話要求轉賬。

四、青春不“踩坑”,防詐我先行

同學們,詐騙分子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可能僞裝成同學、老師,甚至是你最信任的人。但只要我們保持警惕,牢記“五要五不要”,就能識破騙局,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記住:

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可能是陷阱。

遇到可疑情況,先問自己:“這合理嗎?”

防詐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轉發給家人、同學、朋友,一起築牢安全防線!

西安財經大學商學院

排版:賀倚曼

責任編輯: 鄒清博 劉心語

審覈:胡笳 魚莎

商學院商苑傳媒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