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沖繩魂的秘密!在一場夏日沖繩派對邊學邊喝泡盛
圖/藏酒論壇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日本的沖繩(Okinawa),是離臺灣最近的國外樂土,每年都有大量的國人前往旅遊,取巧一點算,沖繩最西端的與那國島,離蘇澳才110公里不到,近到超乎想像啊!在琉球的餐桌上,品嚐當地特色料理的時候,你可能會看到一瓶包裝跟名字都很可愛的酒,旁邊放着冰水與陶杯——那應該就是泡盛(Awamori)。沖繩的蒸餾酒。沖繩魂,Spirit of Okinawa。
泡盛的名字真的很可愛,我2020年去沖繩,居然喝到一支「古龍」! 圖/藏酒論壇提供
(由左至右)工頭堅、大湯姆(背影)、Cody、王靈安老師、筆者蘇重。 圖/藏酒論壇提供
我最近跟泡盛的約會,則是參加在Trio Bitters舉辦的沖繩夏日派對,很高興看到調酒之神王靈安老師,還有任職於沖繩縣產業振興公社臺北事務所的江小姐,以及旅遊/日本文化/酒界最強Youtuber工頭堅、酒國橫綱大湯姆、Trio安和主理人Cody等衆多酒國老友,還有剛剛到長榮桂冠葡萄酒坊負責行銷的Eric蔡,蔡兄還一眼就認出江小姐,說好多年沒見面了,原來Eric大學的時候曾經到沖繩縣產業振興公社實習,還在那一年的沖繩食品節幫忙切黑糖叫賣,世界真是小小小,超嗨的!感謝王靈安老師與產業振興公社朋友們的指導說明,學到了不少泡盛知識,喝到好些精彩的泡盛還有泡盛調酒。僅以這篇文章,簡單介紹一下泡盛,來紀念這一個超級美妙的下午!
左起Eric與夫人,右爲沖繩縣產業振興公社臺北事務所江小姐。 圖/藏酒論壇提供
泡盛的命名與歷史
泡盛(Awamori)在沖繩的方言裡被稱作「Saki」,有時也暱稱爲「Shima」,至於Awamori這個名字,最早是1671年出現在琉球王室進獻給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的物品目錄上。這個名字的來源,衆說紛紜,有人說最早的原料是小米,也就是粟(Awa),另一種說法則是認爲泡盛在制酒過程中,會產生泡沫,使米膨脹並上浮,既然盛積泡沫是鮮明的特點,因此得名「泡盛る」(awamoru,意爲起泡)。此外,還有部分研究者認爲,泡盛的名字可能源於印度古梵語中的「awamuri」,也就是酒的意思。
泡盛的歷史記載可追溯至15世紀琉球王國時期。通過與暹羅(今泰國)等地的交流,學得了蒸餾技術與秈稻種長米的使用方法。而且,使用黑麴菌是泡盛的一大特色,黑麴菌在釀造過程當中會產出大量檸檬酸,也因此,即使位於高溫多溼的亞熱帶海洋氣候中,高酸度一樣可以抵禦空氣中雜菌的干擾。
不同於日本本土的清酒(釀造酒),泡盛屬於蒸餾酒,更接近燒酒。穀物的香氣、米曲的發酵香氣,甚至會有一些果香等迷人的氣息。
製作工藝的秘密
以泰國秈米爲原料,使用黑麴菌轉成米曲,再加入水和酵母生成酒醪,經過2星期發酵,這就是被稱爲「全曲釀造」的製法。接着使用「單式蒸餾機」蒸餾,再來就是熟成:泡盛可以直接裝瓶飲用,也可以長期貯藏成「古酒」(クース/kusu),風味更圓潤深邃。(摘錄自泡盛酒趣味知識入口網站)
仕次與泡盛古酒
泡盛帶有清爽的米香與曲香,口感厚實但相當溫柔;古酒則因時光沉澱,香氣迷人,往往帶有淡淡的堅果與木質調。
泡盛會使用「仕次(しつぎ)#Shitsugi」的古酒特殊陳年方法,按照年分從最老的年份開始準備第一甕、第二甕……等,如果從第一甕的古酒取出一部分,就從第二甕取同等的量補進第一甕,第二甕減少的量從第三甕補,第三甕從第四甕補,依次將較新的泡盛加入較老的泡盛裡,以此類推。
熟悉雪莉桶威士忌的朋友會說,咦?這個我會!跟西班牙雪莉酒的Solera系統很類似啊!
仕次圖示。 圖/藏酒論壇提供
雪莉酒Solera系統圖示。 圖/藏酒論壇提供
差點忘了講,參加這一場派對,我覺得最應該留意的資訊,就是這一張小傳單:「來點琉球泡盛嗎?」羅列了衆多臺灣的泡盛進口商,大家可以參考參考,友士的手裡有「殘波」、「久米島久米仙」、「島唄」等銘柄,在臺北的朋友可以去捷運雙連站附近的實體店面【友士 酒之庭】選購品飲。達正代理了「千年 の 響」、「咲元」、「美古裡」,合垣興業有「瑞泉」、「八重泉」、「新裡酒造」,瑞穗則是處理自家的「瑞穗」品牌等等,他們幾家經常會舉辦活動,參加酒展,酒友們不妨注意一二。
圖/藏酒論壇提供
「來點琉球泡盛嗎?」你各位啊,趕快按圖索驥,找酒喝起來!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由《藏酒論壇》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