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長第一手告白-別浪費「大好危機」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別浪費掉一場大好的危機」。強調若歐洲能積極沉着面對,反而將刺激歐盟更加進步,讓歐盟與外界連結更深。圖/美聯社
4月2日手機裡傳來美國公佈課徵對等關稅消息的那一刻,歐洲時間是晚上,剛從漢諾威飛抵巴黎。這項措施直接打擊全球貿易網絡,對臺灣的科技產業會是極大的挑戰。面對這危機,思緒回到了36小時前。
那時,在漢諾威展場,臺達的公開記者會上,我引述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談話,強調達在能源管理的技術專長,正好扣緊歐洲應對這些挑戰的努力:加大投資基礎建設,擴展 AI新科技,同時併兼顧永續。
馮德萊恩在漢諾威獲得醫學博士,並曾在當地擔任公職。這位和漢諾威淵源頗深的歐盟執委會主席,在2025年初的國際經濟論壇上World Economic Forum曾說,全球正在和時間賽跑,特別是應對氣候變遷,以及掌握AI所帶來的機會。
漢諾威工業展是全球最大工業展,臺達近年積極轉型,塑造品牌,在2012年開始整合各事業單位參與漢諾威展。藉着商展的露出,展現我們面對歐洲、以至全球客戶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在展場上,從彼時的邊間角落,經過幾年的擴大,今年的攤位已坐落在展廳主走道,入口進門的第一個位置。展會期間,臺達的攤位上,廠商訪客絡繹不絕,而來自歐洲各地的臺達業務同仁聚集,整個團隊呈現道地歐洲一線品牌的氣勢與活力。
記者會後,一位中年男士主動趨前,他問到:「你們公司看來在歐洲着力很深,展位又特別熱絡,一定是有很多新技術吧!」交換名片後發現,其正是歐盟執委會負責國際技術合作與投資主管。臺達很期待和歐盟執委會的主管進一步交流。我告訴他,馮德萊恩是我的偶像,她代表歐洲人展現了勇於承擔的態度,積極維持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他苦笑說:「We are trying very hard.」次日晚上我離開漢諾威來到巴黎,就是這時刻接到美國對等關稅的訊息。
第二天一早,正是臺北清明連休的第一天,公司已開始積極動員,我頻繁與臺北連線,商討對外溝通的重點。但原定參觀巴黎聖母院的計劃,我不想放棄。這是夜間凌晨上網排隊,好不容易保留到的入場預約。
記得六年前,在所有人驚呼下,全世界眼睜睜看着一把火燒燬了聖母院的屋頂與尖塔。對法國人來說,這真是天大的打擊與危機。法國總統當晚宣示必將修復聖母院,並堅毅地接受這個挑戰,傾全國之力,完成這項需要細膩功法的工程。今年初,比預期更快地,修復的聖母院重新面世。與過往相比,排隊的人更多了,但按預約分列,更加井然有序。雖掛心和臺北持續保持連線,但看到法國人在危機後,讓珍貴的文化資產浴火重生,心中感受到一股巨大而無形的力量。
回到臺北,繼續參與公司的討論,準備應對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但局勢多變,一週後,美國總統又宣佈暫緩,形勢詭譎,全球股市震盪。這天,看到了馮德萊恩接受金融時報的專訪。馮德萊恩,依舊優雅、毫無張揚霸氣,卻總能堅毅、精準地表達立場。她承認美國的關稅政策,對歐洲將是巨大的挑戰,因爲歐洲的繁榮,正建立在國際秩序之上。而歐洲除了堅定交涉,也將與全球其他的國家合作,使國際貿易更加平衡,在品質上競爭,而不是透過關稅。這次的挑戰,若歐洲能積極沉着面對,反而將刺激歐盟更加進步,讓歐盟與外界連結更深。簡言之,就是積極面對挑戰、專注現代化與改革。
訪問中,馮德萊恩特別說了:I mean, don’t waste a great crisis.別浪費掉一場大好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