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Vision Pro太貴?傳更親民的「Vision Air」2027登場!售價不到一半
蘋果的Vision Pro雖然被視爲是蘋果開啓空間運算時代的產品,但其高昂售價、重量與體積,使其普及速度未達外界預期。而分析師郭明𫓹再度釋出消息,指稱蘋果計劃在2027年推出定位更輕巧、價格更親民的「Vision Air」,售價僅爲Vision Pro的一半以下,並且預估年出貨量上看百萬臺。
更輕、更便宜的空間運算裝置
目前Vision Pro的臺灣建議售價從新臺幣119900元起跳,若「Vision Air」售價壓低至新臺幣6萬元內,將能大幅降低入門門檻,有機會吸引更多消費者嘗試。
根據郭明𫓹說法,「Vision Air」重量將比Vision Pro輕約40%,主要透過塑膠與鎂合金材質減輕重量,同時將部分功能簡化,例如移除EyeSight顯示功能、降低螢幕解析度、減少感測器數量,藉此換取更好的重量配比與成本結構。
不過,在配戴舒適性上,蘋果仍將優先確保體驗不妥協。畢竟,Vision Pro未能如預期般熱賣,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長時間使用的沉重負擔。
晶片策略與產品線演進
「Vision Air」將採用「最高階」的iPhone處理器,鎖定更廣泛的應用場景,而高階市場則維持由Vision Pro系列對應。郭明𫓹預測,第二代Vision Pro將於2028年下半年投產,搭載「Mac級別」處理器,並且將進一步調降價格與整體重量,屆時將與「Vision Air」形成雙產品策略,分別滿足專業與消費級需求。
此外,蘋果似乎也在研發更多型態的穿戴裝置,包括具備顯示功能的智慧眼鏡,最快將在2027年同步亮相,進一步拓展空間運算生態。
蘋果的空間運算戰略新階段
從Vision Pro到目前傳聞的「Vision Air」,蘋果正在逐步調整產品定位,避免過度侷限於高價利基市場。若「Vision Air」能如期問世,並且以相對合理的價格推進市場,將有可能成爲推動空間運算普及的關鍵。
意味2027年將可能成爲蘋果空間運算佈局的重要轉捩點,將以Vision Pro提供專業體驗,「Vision Air」則負責擴展大衆市場。
市場開始有更多競爭
除了既有虛擬視覺頭戴裝置產品,蘋果接下來也可能面臨更多新形態的虛擬視覺頭戴裝置產品,例如vivo近期正式推出的vivo Vision,以及Meta持續更新的Quest系列虛擬視覺頭戴裝置,甚至也開始佈局智慧眼鏡產品,而Google方面也開始推動Android XR運算平臺裝置發展。
而蘋果方面除了Vision Pro,目前也有消息指其也將佈局智慧眼鏡市場,因此接下來也預期會擴展更多虛擬視覺應用體驗。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