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魚塭藏毒窟!臺南市調處颱風天突襲 查獲市價近2億元毒品

▲調查局臺南市處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突擊臺江國家公園旁魚塭製毒工廠,一舉查扣大批毒品與現金。(記者林東良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調查局臺南市調處等單位緝毒人員,在臺風期間,直搗位於臺江國家公園附近的偏僻魚塭、「一邊養魚、一邊製毒」的大型安非他命製毒工廠,逮獲35歲王姓王姓主嫌等4人,起獲各級毒品逾220公斤市價近2億元、現金456萬9000元及各類製毒工具一批,全案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偵辦,臺南地檢署依法起訴。

法務部調查局臺南市調查處聯合南部地區機動工作站、高雄市調查處及臺南市警第三分局、永康分局組成專案小組,報請臺南地檢署陳琨智檢察官指揮,於6月13日颱風來襲清晨展開攻堅,兵分三路執行搜索查緝行動。調查指出,專案小組早在今年2月即接獲情資,指有製毒集團在四草綠色隧道一帶的魚塭區秘密製造安非他命。經6月長期蒐證確認主嫌王男等人多次購買製毒原料與器具後運入魚塭,專案組判斷毒品即將完成,即在蝴蝶颱風外圍環流侵臺的清晨行動。

▲魚塭工廠表面養魚、暗地製毒,現場查獲各級毒品逾220公斤。(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行動當日風雨交加,調查員在惡劣氣候中突入魚塭工廠,當場拘提20多歲陳嫌、力嫌等2人;另同步搜索王姓主嫌位於安南區的住所。王嫌爲毒品通緝犯,平日防範嚴密,並在3樓臥室電視牆後設置夾層密室企圖藏匿。專案人員憑經驗判斷異狀仔細搜索,終於在密室內將躲在裡面的王嫌逮捕,並查獲甲基安非他命成品30包、愷他命4包、毒品咖啡包1000包及大批現金。魚塭工廠內亦搜得毒品半成品、先驅原料及製毒設備。而後循線在臺南緝獲涉嫌提供製毒設備的30多歲孫嫌住處將他逮獲。

▲調查局臺南市處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突擊臺江國家公園旁魚塭製毒工廠,一舉查扣大批毒品與現金。(記者林東良攝,下同)

專案人員指出,該魚塭地勢偏僻、人煙稀少,集團爲掩人耳目以高價承租,並實際養殖龍虎斑、草蝦與白蝦,外設十餘支監視器嚴密戒備。專案組仍運用空拍機等科技設備掌握行蹤,成功將整個製毒鏈一舉瓦解,在該批價值近2億元毒品未外流前,成功截獲。調查局表示,若未及時破獲,該工廠原計劃長期量產,恐有大量毒品流入市面,對社會造成重大危害。調查局將持續落實「拒毒於彼岸、截毒於關口、緝毒於內陸」政策目標,全力打擊毒品犯罪,也呼籲民衆若發現疑似製毒情事,應立即向調查局檢舉,共同守護社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