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消息不斷…歐洲汽車巨頭危機重重
賓士集團執行長康林松(Ola Kallenius)形容汽車業正同時遭受「豪雨、冰雹、風暴和大雪」等襲擊。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總幹事德弗里斯(Sigrid de Vries)表示,情勢讓人覺得像多重危機。即各種不利因素交織並各自放大,令情況更惡化。ACEA成員包括福斯、BMW、法拉利、雷諾和富豪等16大歐洲車商。
電動車與零排放是汽車業面對有史以來最重大變革,讓業者面對的挑戰愈來愈大,多家車商執行長計劃在9月12日,與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開會討論如何解決這些重大挑戰。
歐洲是全球執行零排放目標最嚴格的地方,歐盟爲了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從2035年開始讓所有銷售的新車爲零排放,促使車商要加快走向電動車的轉型步伐。
但在全球電動車需求轉弱同時,中國大力補助與推動電動車產業,其業者得以加快海外擴張速度,令歐洲車商在政府逐步撤銷電動車補助下腹背受敵。
晨星分析師舒士金(Rella Suskin)指歐洲嚴格環保法令,逼迫所有歐洲車商要在新制程和電動車產能等投入鉅額資金,但歐洲取消抵扣稅額等優惠政策而削弱市場需求,導致車商花大錢投資後,卻沒有足夠營收來支撐。
標普全球移動副總裁雷裡(Henner Lehne)指歐洲車商正陷入深層的結構性崩裂,並同時承受多重系統性壓力。在全球化退縮下,車商必須採取在地化生產策略、針對特定市場生產和修改獲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