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賴政府只會跪美談判!科技立委提臺幣異常升值:可儲備比特幣
新臺幣近日急升。(示意圖/資料照)
新臺幣近日出現暴力升勢,引發全球注目。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昨(6日)指出,臺幣升值雖可能短期吸引外資進場,但大家更應該關注的是背後潛藏的巨大風險;他並批,此次關稅事件完全可以看出民進黨政府只會「跪族談判」、未戰先降,造成臺灣經濟虛空、產業外移。
葛如鈞昨在臉書發文指出,此次關稅事件完全可以看出民進黨政府只會「跪族談判」、未戰先降,造成臺灣經濟虛空、產業外移,如今匯率劇烈波動,政府明知市場恐慌,央行卻選擇袖手旁觀,更是暴露出央行政策失能與金融韌性缺位的結構性問題。
葛如鈞直言,臺幣升值雖可能短期吸引外資進場,但大家更應該關注的是背後潛藏的巨大風險,包含外資可能僅爲搶搭升值順風車,一旦利多出盡、匯率反轉,極可能迅速獲利了結、高歌離場,最後留下的只會是空蕩蕩的資本市場與受創的本地產業。
5日天到老牌3C店買零件時,葛如鈞透露,業者就跟他反映似因銀行App癱瘓導致整個上午都無法刷卡結帳,多數客戶更表示連行動網銀都無法登入,連轉帳匯款結帳都不行,線上換匯爆量、實體交易混亂,顯示臺灣金融體系的「金融多元」僅是口號,「金融韌性」更是一下就破功。
因此葛如鈞希望行政部門透過本次事件正視「數位金融轉型」的迫切性,加速推動區塊鏈技術與穩定幣應用,連結全球最新的數位金融趨勢,讓企業跨境匯兌可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鏈上清算機制,提升金融韌性。他也提到,在過去的質詢中,央行才以「波動性太高」爲由,拒絕將比特幣納入外匯戰略儲備,但如今新臺幣的波動率已高於比特幣近三倍,證明央行的決策不僅無視市場現實,更顯得前後矛盾、自我打臉,再次建議政府應評估更多元的資產備存,甚至討論將比特幣作爲戰略儲備的一環,以因應未來全球貨幣、地緣政治或科技災難風險。
葛如鈞也提到,近期美國亞利桑那州衆議院就通過法案,允許最多10%的財政資產與退休基金可投資於比特幣與數位資產,雖最終由州長否決,但仍開全球先例,這代表比特幣已不只是投機工具,而是具備系統性意義的儲備資產,臺灣應借鏡國際,打造符合國情的數位資產儲備制度,目前臺灣外匯儲備高度集中在單一主權貨幣上,缺乏多元化避險機制,風險集中度極高。因此他也一再呼籲行政院應儘速召開跨部會會議,明確穩定幣與數位資產的監理責任歸屬,避免政策繼續「各說各話、無人主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