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爲何輸《鬼滅之刃》?專家曝關鍵「粉絲經濟」日動畫太強

記者楊智仁/綜合報導

劇場版《鬼滅之刃》在世界各地創下歷史性票房紀錄,與此同時,曾被視爲動畫界「絕對王者」的皮克斯票房卻逐漸低迷,爲何會出現如此戲劇性逆轉,其答案藏在日本動畫特有的結構性優勢,研究者 comugi 在節目中解析這場影響全球娛樂產業格局的變革核心,日本 TBS NEWS DIG 也撰文分析。

劇場版《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佳績不僅是「動畫熱潮」結果,更反映出日本內容產業的結構性強勢,如今日本內容出口額已達 5.8 兆日圓,超越半導體與鋼鐵,僅次於汽車產業,日本政府更訂下 2033 年達成 20 兆日圓產值目標。回到《無限城篇》ufotable 在無限城場景中大量使用 3DCG,創造出立體的空間感與壓迫感,但仍刻意保留角色的 2D 線條表現,以維持日本動畫的美學特質。

這種選擇並非偶然,日本漫畫與動畫的魅力在於角色的「記號化」設計,誇張眼睛、鮮明的髮色與服飾,使角色即使在小尺寸也能被一眼辨識。這種美學根植於日本自平安時代「大和繪」以來的文化傳統,講究以「輪廓、配色、留白」取代西方「明暗立體」表現,當這種傳統與 3D 技術結合,便誕生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日式動畫」。

與《鬼滅》熱潮形成鮮明對比,皮克斯旗下新作《地球特派員》製作費高達 1.5 億美元,但全球票房 5,000 萬美元,創下皮克斯 30 年來最差開片紀錄,問題不在偶然而在模式差異,皮克斯新作上映前幾乎沒有粉絲基礎,只能靠宣傳「一擊定勝負」,反觀《鬼滅之刃》自漫畫連載、單行本、電視動畫、串流平臺一步步累積粉絲,再轉化爲電影觀衆,這種「循序培養粉絲」模式比好萊塢「一次性大片」更穩健且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