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推出Comet Plus訂閱方案 嘗試以分潤模式與內容出版商合作

在AI搜尋與AI代理 (AI Agent)服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如何讓內容出版商獲得合理報酬,顯然已經成爲產業的重要議題。AI搜尋新創Perplexity宣佈推出Comet Plus 訂閱服務,同步建立全新分潤機制,嘗試在讀者、平臺與出版商三方之間找到新的平衡。

內容授權新機制:AI代理與「流量補償」

過去Perplexity已經透與部分媒體合作,例如《TIME》與《財富》,依據AI搜尋結果所帶來的流量差異進行廣告收益分潤。然而,隨着Comet瀏覽器與內建的Comet Agent上線,AI不僅能摘要文章,甚至會自動掃描日曆、搜尋與使用者行程相關的新聞,出版商因此失去更多直接讀者點擊與廣告曝光。

此次推出的Comet Plus訂閱服務便是針對這類「代理流量」設計的新型補償模式。Perplexity強調,當AI代理服務替使用者完成資訊整理與建議時,相當於跳過了出版商原本的廣告收益環節,因此必須以另一種方式分潤回饋。

分潤比例與初始資金池

Comet Plus訂閱費用爲每月5美元,其中80%將分配給出版商,剩餘20%則是用於運算資源。Perplexity也宣佈,將以4250萬美元的初始分潤資金池支應,預期隨着訂閱人數與服務規模成長逐步擴大,將能帶動更大分潤效益。

而現有的Pro與Max用戶也會自動納入Comet Plus,間接增加初期參與使用人數的基礎規模。

出版商的疑慮:划算還是賠本?

乍看之下,出版商分得80%收入比例頗爲優厚。但如果仔細精算,實際上每位用戶每月能帶來的收益僅約4美元。相比傳統新聞媒體訂閱費往往落在20至30美元的情況,Comet Plus帶來的分潤收益是否能彌補傳統模式損失,仍是一大疑問。

對出版商而言,這代表將以較低價格提供全站內容讓AI平臺使用,可能會稀釋自家內容訂閱價值。

產業對比:AI與內容生態的博弈

Perplexity的模式,也呼應了目前產業中不同的嘗試。例如OpenAI透過與新聞媒體簽署授權合約,直接支付費用取得內容使用權,而Snowflake、Databricks等數據平臺則採取與企業資料合作模式,透過API生態與資料市場交換價值。

相較之下,Perplexity更接近「以訂閱分潤」的方式構建合作,但能否吸引主流出版商加入,還是需要時間檢驗。

合作還是拉鋸?

Perplexity此舉顯然是爲了迴應外界對AI搜尋有着「掠奪內容、不付費」的批評。雖然80%的分潤比例在數字上看似誘人,但出版商是否會接受較低的單位收益,甚至可能影響自家訂閱制營收,還是有待觀察。

在AI搜尋與代理工具逐漸成爲使用者日常的趨勢下,出版商勢必要面對「如何讓內容在AI生態中獲得合理回報」的挑戰。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