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啓明否認回收跳票 承諾1個月解決
環境部長彭啓明21日視察桃園市唯一廢棄光電板處理場的東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廖姮玥攝)
丹娜絲颱風中南部約13.5萬片廢棄光電板回收一再跳票,甚至傳出受損光電板「7成仍未處理」,對此,環境部嚴正澄清,強調74%光電板均已妥爲安置及清除處理。環境部長彭啓明21日也指出,目前僅剩泰國業者清運進度緩慢,已累計重罰3次,共900萬元,彭承諾1個月解決光電板,籲國人給環境部信心。
彭啓明昨率官員與立法院社福環衛委員會民進黨召委王正旭、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塗權吉等至桃園唯一廢棄光電板處理廠「東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廢光電板處理的新設施及技術。
彭啓明表示,這次極端風災造成南部地區共約13.5萬片光電板損害,目前僅剩1處泰國資方的案場仍未清運。該泰國資方一而再、再而三拖延,甚至開空頭支票,環境部依法開罰,累計已裁罰該案場近900萬元,環境部會持續要求該公司提出完整清理計劃,替國人把關,同時要求該場1個月內必須清運完畢。
針對丹娜絲颱風造成光電板大規模受損,部分媒體報導受損光電板「7成仍未處理」,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昨出席行政院會時也直言,1個多月過去仍有高達7成廢棄光電板未妥善處理,直指回收機制有問題,呼籲強化業者回收責任。
環境部昨嚴正澄清,這種說法忽略了已收集、暫置並陸續去化的數量,容易誤導民衆。環境部說,實際上,13.5萬片受損光電板已完成或進入處理程序,74%光電板均已妥爲安置及清除處理,預計9月底前全面清除完畢。
看守臺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不論是運輸或暫儲過程,都應避免碎片掉入環境當中造成污染,他們也擔心業者爲了減少成本會先進行破碎再運輸,環境部應監督業者,避免碎片掉落土壤。
昨日立委赴桃園考察後也做成5決議,包括針對因丹娜絲颱風受損的廢棄光電板,環境部應積極輔導縣市政府,於1個月內處理完成;環境部針對廢太陽光電板回收服務管理資訊系統的回收處理機制,檢討現行政策,並於2周內製定宣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