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隆宣佈亞資中心進度 高雄金融專區 35家要搶進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打造亞資中心過去一年來已有初步成效。圖/本報資料照片
亞資中心成績單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27日主持端午記者會,發佈上任一年以來的成果,4月1日發佈「金融業申請進駐地方資產管理專區試辦業務作業原則」後,已開放38項業務於專區試辦,預計7月正式開辦,目前已有15家銀行、5家券商、10家投信投顧及5家壽險業者,共35家金融業者表達進駐高雄專區意願。
彭金隆表示,打造亞資中心過去一年來已有初步成效,一是成立高雄亞灣資產管理專區有38項開放,銀行、證券、投信投顧等共有35家有興趣,效益在擴大,另有2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成立專職團隊;二是財管2.0業務開辦家數快速增加,除了原本12家,還覈准3家、4家送件中。
三是臺灣集保結算所與投信投顧公會密集推演TISA帳戶並開始宣導,預計6、7月上線。還有3家國際級金融機構擬在臺設區域中心,6月公佈名單,7月開業。
彭金隆指出,過去提到發展亞資中心,很多人覺得不可能,但根據金融研訓院最新調查,有51%認爲會成功、8成的人表態支持:「這是個好開始,如果別人不幫你是因爲你不夠努力,只要你夠努力別人就會來幫你。」
彭金隆說,上任後就強調「安全、發展並重」的金融,有了安全金融市場才能往前發展。過去一年遇到政經情勢多項變局,像是遇到臺股二次最大跌點、最大漲幅、新臺幣匯率最大單日連二天變化,其他還有很多變化,突顯出安全的重要。
銀行局局長童政彰以日劇《私人銀行家》裡唐澤壽明的角色形象舉例,點出亞資中心的願景。他認爲,財管1.0是單純銷售產品、2.0是希望銀行有設計商品的能力、3.0則是希望銀行能爲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也就如何滿足其個人、家族與企業之整合性規劃服務,藉以扶持臺灣中小企業傳承及永續發展。
童政彰強調,「資本、殷實的產業、中小企業接班」成爲銀行重要活水,全體銀行存款從1995年9.2兆元到2005年20.7兆元、2015年34.5兆元、2025年60兆元,還有龐大資金在海外,亞資中心銀行推動小組將成立三大工作坊進駐專區,包括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財管業務工作坊、家族辦公室業務工作坊、私人銀行業務工作坊,吸引資金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