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隆:臺灣發展金融市場已有好水手 但還需瞭望員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將滿8個月。 記者季相儒/攝影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將滿8個月,他8日表示,臺灣擁有良好七大「天時」條件,透過一系列的政策開放,將建立一個具臺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留財與引資並重。談及上任後成立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彭金隆指出,臺灣在發展金融市場擁有一羣很好的水手,但更需要瞭望員,爲臺灣未來發展找到新機會與新方向。

臺灣具備七大天時條件

彭金隆8日出席天下經濟論壇,以「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爲題發表演講,他指出,以亞洲來看,並非每個國家都像臺灣在近十年來有良好的經濟發展,其實臺灣已具備七大「天時」條件,一、穩健成長的經濟成長率、國人平均GDP;二、充沛的銀行存款、超額儲蓄,臺灣的銀行總存款規模突破61兆元,超額儲蓄也衝破4兆元大關;三、壽險業總資產規模持續成長至36兆元;四、日益壯大的資本市場與市值;五、具世界領先的產業優勢;六、持續成長的財富管理規模;七、快速成長的境內基金規模,目前境內基金規模達9.6兆,自2014年起規模成長387%。

四要點是臺灣的挑戰

至於臺灣要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具有哪些挑戰,彭金隆指出,不外乎四點,即稅負條件、語言環境、外匯管理、地緣政治,但不能因爲沒有這些臺灣就不發展,臺灣有產業優勢、有充沛的民間財富、投資動能、市場發展遠景及人才,不同於新加坡、香港,「我們沒有要複製誰或取代誰,而是要建立一個具臺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留財與引資並重」。

彭金隆說,金管會現階段推動策略的核心在於「加大」與「串聯」,首先壯大各金融產業的資產管理規模,不管是銀行、投信、保險業等,都應該做大,這樣自然會有國際競爭力,金管會也會透過政策輔助,再來串接各類金融商品服務與客戶,打造「一站式服務、全面性解決」,留財引資,發展經濟,更重要是要均衡臺灣回饋社會。

借鏡星國經驗

而上任金管會主委將滿8個月的彭金隆,在被問及如何使審慎基因與發展基因並存,他表示,「金管會組織法明定金管會4大任務,即發展、監督、管理及檢查,過去監督、管理及檢查都做得很好,爲何獨缺發展?」因此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與行政院長卓榮泰討論,能否讓金管會成立金融發展創新相關新局處,卓榮泰一口答應。而彭金隆會這樣建議的原因是「臺灣在發展金融市場擁有一羣很好的水手,但更需要瞭望員」。

彭金隆指出,因此金管會借鏡新加坡金管局(MAS)監理架構,於今年新設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下設的金融創新一科、二科、綠色金融科、金融發展科,彭金隆認爲,金融市場需要安全與發展並進,「就像你坐在車上,目的是要踩油門前進,而不是一直踩住煞車確保安全」。也期盼金管會在新處成立後,爲臺灣未來發展找到新機會與新方向。

至於如何做到均衡臺灣,彭金隆強調,均衡臺灣爲國家整體政策,社會要穩定,均衡是最基本力量,金管會任何政策鬆綁產生的發展成果,不是僅有該機構分享,這將成爲他未來施政很重要的方向,比如金融業有獲利,應想辦法強化資本,亦要考慮員工,替年輕人、基層員工加薪,因此未來金管會將研議一定薪資門檻,也就是最低工資的1.3倍(約3萬7,167元),納入上市(櫃)公司申請許可審覈,再來就是回饋客戶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