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乞龜」活動熱鬧登場 金磚龜點睛祈福

澎湖尖山顯濟殿的金磚龜6日中午在府會雙首長幫忙開光點睛下亮相。(許逸民攝)

元宵節還未至,但澎湖「乞龜」系列活動已有部分廟宇搶先登場。湖西鄉尖山顯濟殿今(6)日中午便於廟前廣場舉行「東山再起之金玄武靈龜-開光啓靈」植福祈安儀式,由澎縣府會雙首長爲金磚龜點睛祈福,並將代表吉祥、喜氣的麻糬、餅乾和糖果擲吉。

尖山顯濟殿創建於乾隆46年(1781年),是澎縣內唯一奉祀「顯濟靈王」謝安及「謝府元帥」謝玄的廟宇,數百年來一直是尖山地區的信仰中心。

「尖山顯濟殿元宵乞龜搏金磚文化季」將於2月8日正式登場,連續5天至元宵節。其中,所謂「東山再起之金玄武靈龜」是以2,688塊內裝1公斤平安米的金磚外型砌成。同時設有多達30攤特色美食與遊戲攤位,以及趣味十足的擲筊活動,是結合傳統信仰與地方文化的盛會。

澎湖縣政府趁勢整理推出「乞龜攻略地圖」,方便民衆遊走澎湖24個主要廟宇的元宵慶典。(澎縣府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乞龜」風俗這古老的傳統,一直是澎湖元宵的重頭戲。俗諺有云:「摸龜頭,起大樓;摸龜尾,存像夥;摸龜身,年年升;摸龜腳,金銀財寶滿層腳,團仔讀書攏All Pass;摸龜殼,事業頭路穩達達。」

因此澎湖元宵乞龜民俗,可是全澎湖200餘間廟宇全都動起來,各村裡都有乞龜熱鬧,也費盡心思、出奇制勝。從早期傳統的「肪片龜」,材料由白米、麪粉等食物,演變成硬幣、果凍、泡麪,甚至黃金等,現今更融入「乞高麗菜龜」、「乞書」和珍奇海鮮。

澎管處今年也串聯澎湖24家廟宇,共同推出「元宵乞龜集章」活動,於2月11日至14日,提供1200只限量綠蠵龜公仔供集章兌換,集滿章戳的參與者還可參加抽獎,民衆可根據澎縣府整理的24間廟宇元宵「乞龜攻略地圖」走訪。

而除了貴重價逾4000萬元以上的黃金龜外,體型最大的就是米包龜了。今年米包龜最重的爲龍門觀音宮的4萬7千斤,背上還有100斤小米包龜和3只尾隨的小龜,象徵一代傳一代。

澎湖龍門觀音宮總幹事楊昭武說,觀音宮在14年前,首度堆疊1600斤米包龜,供民衆來擲筊乞求,現已成長近30倍,來到4萬7000斤。

疊龜師傅孫一中還指出,澎湖的米包龜還有分品種,像盾甲帶鋸齒狀、嘴巴比較尖的是玳瑁,盾甲渾圓、嘴巴也比較圓潤的是綠蠵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