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離島首例到院前完成給藥 心肌梗塞男子成功獲救
澎湖一名心肌梗塞石姓患者到院前完成雙抗血小板藥物給藥,急救成功。圖/澎湖消防局提供
澎湖離島醫療急救再傳佳績,白沙鄉鳥嶼村一名40多歲石姓男子今凌晨突發胸痛,鳥嶼衛生所研判疑似急性心肌梗塞,經跨單位接力急救後,在送抵部立澎湖醫院前就成功完成雙抗血小板藥物給予,後續順利接受心導管治療,病情穩定。這是澎湖離島首次完成「到院前」階段完成雙抗血小板藥物給藥,急救成功率大幅提升,被形容是「離島急救新里程碑」。
事件發生於5日凌晨,患者先到鳥嶼衛生所就診,衛生所主任黃尚誠初步判斷爲疑似急性心肌梗塞,立即給予急救藥物並啓動後送。患者先由鳥嶼分隊救護車送往碼頭,再搭船轉送岐頭碼頭。
白沙分隊救護車隨即接手,由具高級救護技術員資格的分隊長吳政男與隊員黃荷砡一路急救,並同步上傳12導程心電圖至「菊島守心鏈」羣組。
院方表示,心電圖由部立澎湖醫院副院長蔡文祥線上判讀後,確認爲「急性心肌梗塞」。在排除禁忌症後,立即開立醫囑,救護人員就在碼頭現場施行雙抗血小板藥物給予,患者抵達醫院後,與心導管團隊無縫接軌,完成氣球擴張手術,術後病情穩定,目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
澎湖消防局指出,這次「到院前給藥」不僅縮短了急救時間,更讓治療流程與醫院端緊密接合,患者從進院到完成心導管手術的「D2B」Door to Balloon Time僅約57分鐘,遠低於國際建議90分鐘標準,展現跨域合作成效。
消防局強調,這是澎湖離島地區首次在送醫途中即完成雙抗血小板藥物給藥,急救模式更趨成熟,自今年導入EKG心電圖協作機制以來,已成功搶救4名心肌梗塞患者,顯示醫療團隊與救護系統度過磨合期。
急性心肌梗塞屬高致死率疾病,治療關鍵在於縮短血管打通的時間,能否在黃金時間內給予正確藥物與處置,往往決定病人存活機率。澎湖離島醫療受限交通與設備,一旦跨海後送就容易延誤,如今藉由院前EKG判讀與即時給藥,大幅提高救命成功率。
消防局表示,未來將持續精進救護人員專業技能,深化與醫療院所合作,守護離島民衆健康與生命安全,讓偏鄉急救不再因地理限制而成爲生命絆腳石。
澎湖一名心肌梗塞石姓患者到院前完成雙抗血小板藥物給藥,急救成功。圖/澎湖消防局提供
澎湖一名心肌梗塞石姓患者到院前完成雙抗血小板藥物給藥,急救成功。圖/澎湖消防局提供
澎湖一名心肌梗塞石姓患者到院前完成雙抗血小板藥物給藥,急救成功。圖/澎湖消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