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大陸政府加碼財政刺激 今年計畫赤字率創新高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提交給全國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財政赤字規模在人民幣5.66兆元,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左右,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中通社)
隨着大陸加大財政支出應對美國新增關稅的影響,大陸政府計劃增加一般公共預算至3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提交給全國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財政赤字規模在人民幣5.66兆元,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4%左右,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彭博稱,這是自1994年重大稅制改革以來的最高水平,並符合稍早經濟學家們預期的4%。李強還宣佈經濟成長目標設定在5%左右,報導稱,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需要比去年更多的刺激措施才能實現。
瑞聯銀行(Union Bancaire Privee)的董事總經理凌煒森(Vey-Sern Ling)表示,「5%的成長目標看着強勁,加上4%的預算赤字,顯示政府願意支持經濟。這應該會讓市場感到安心。」
報導提到,幾十年來,大陸一直試圖保持財政赤字佔GDP在3%以下,顯示恪守財政紀律。當越過那條隱形紅線,代表去年對國內經濟成長貢獻近三分之一的出口,在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之際,政府願意採取非常規措施來提振內需。
根據彭博基於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差額的計算,廣義赤字率升至創紀錄的9.9%,凸顯政府穩成長的決心。
另外,大陸政府今年計劃發行人民幣1.3兆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超過去年的人民幣1兆元。其中,安排人民幣3000億元用於補貼消費者購買汽車、電器和家居用品的以舊換新計劃,這是去年的2倍。這一成長表明政府重視促進消費支出,雖然一些經濟學家質疑這一舉措效果的可持續性。
野村控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稱,「以舊換新」是一項短期政策,主要針對耐久財而非服務,效果是遞減的。
今年大陸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詳細介紹政府發債計劃: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人民幣1.3兆元、比上年增加人民幣3000億元;擬發行特別國債人民幣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人民幣4.4兆元、比上年增加人民幣5000億元,重點用於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帳款等。今年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人民幣11.86兆元、比上年增加人民幣2.9兆元。
特殊用途債券不包括在官方的狹義赤字中,但投資者密切關注,以衡量整體財政刺激的力度。根據工作報告,人民幣11.86兆元的總規模中,中央政府舉債人民幣6.66兆元,佔56%。
由於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不斷上升,大陸近幾年加大中央政府舉債力度。雖然未償還主權債券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不到30%,但一些經濟學家估計,地方債務規模達到經濟規模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