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太空新秀!國家太空中心攜手清大 推動2025太空青年培育
已累計培育上百位青年,持續爲臺灣太空人才注入新動能。圖/清大提供
2025年「臺灣太空事務青年人才選訓計劃」從7月21至24日舉行,爲自2022年啓動的第3屆培育課程,已累計培育上百位青年,持續爲臺灣太空人才注入新動能。
本屆約30名學員來自多元背景,接受密集課程、參訪與專案討論。結業日發表政策報告,最終選出4名成爲APRSAF代表團,將於今年11月赴菲律賓宿霧參與論壇並進行國際展示,這些青年在報告內容與表現上展現專業素養與政策視野,涵蓋太空法制建議、國內衛星技術整合策略與太空產業發展藍圖,獲評審肯定。
清大副校長張祥光表示,課程涵蓋政策、技術與人文素養,學員普遍反映這種跨界整合訓練,增進其「系統性思維能力」與「議題議程設定能力」。環文系主任鄭國泰則指出,學員對科技與文化互動有更深理解,有助養成跨域人才。
TASA副主任郭添全指出,計劃中安排全面性參訪,包括進入國家太空中心內部實驗設施、與火箭研發現場及衛星操控中心實地接觸,加上TASA專家、學者與業界代表參與分享,將青年帶進實務高地。
國家太空中心指出,自2022年計劃首開辦以來,鼓勵他們參與亞太區域太空組織論壇(APRSAF)、聯合國相關課題小組論壇,逐步佔據國際發言席位。更首次以「Taiwan」名義遞交「太空議案報告」,並爭取成爲APRSAF與聯合國鏈結的「國家太空立法倡議」(National Space Legislation Initiatives)觀察員,突破國際參與政治限制。這項外交突破不僅提升臺灣能見度,也爲後續學員與相關機構在國際談判舞臺爭取更多機會鋪路。
本屆約30名學員來自多元背景,接受密集課程、參訪與專案討論。結業日發表政策報告,最終選出4名成爲APRSAF代表團,將於今年11月赴菲律賓宿霧參與論壇並進行國際展示。圖/清大提供
2025年「臺灣太空事務青年人才選訓計劃」從7月21至24日舉行,爲自2022年啓動的第3屆培育課程。圖/清大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