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力英檢」,大學生面對EMI、申請頂大研究所或出國留學的秘密法寶

每年三月至四月是各大學研究所的放榜時節。根據歷年來考生們的分享,筆試僅爲門檻,考取研究所的決勝點其實是複試的書審與面試。然而,隨着全英語授課(EMI)如火如荼地展開,許多大學暨研究所課程與研究計劃陸續以全英語進行,教授們對申請者的書面材料,如:研究計劃、個人陳述或自傳,以及面試時的口語表達,也相對期待能看見同學們展示良好的英語能力。

第三屆培力英檢菁英獎頒獎典禮匯聚北、中、南多所大學師長擔任頒獎貴賓,包括中正、中國醫大、元智、成大、政大、高醫大、清大、臺大、臺科大、臺師大等(按筆畫順序)。主辦單位LTTC由吳若蕙副執行長(前排右四)代表與貴賓合影。 圖/李清宇 攝影

尤其,不少考生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如: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以及中國醫藥大學、元智大學、陽明交通大學、臺北科技大學等均獲教育部遴選爲「全校型」和「領域型」標竿計劃學校;因此,如何受到心目中理想學校的青睞,學術英文的聽、讀、說、寫勢必成爲重要的加分關鍵。

培力英檢,能爲大學生帶來什麼裨益?

面對這一波重視四項英語能力的趨勢,已有學生開始善用報名免費且採可在原校就近考試的「培力英檢」(BESTEP),來檢視自己學術英語之聽、讀、說、寫能力,並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

清華大學材料系二年級學生蘇昱名說:「我的目標是清大材料所。繫上不僅採認培力英檢,還相當關注成績表現。這次獲得培力英檢二獎,讓我對於未來申請研究所更有自信!」獲得進步獎肯定的元智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生劉丞恩則說:「參加培力英檢,看見自己的口說和寫作越來越進步,讓我覺得距離國內四大(臺、成、清、交)或出國留學的夢想越來越近了!」

已是第二次參加,並從二獎(CEFR B2+)進步至首獎(CEFR C1)的成功大學醫學系五年級學生蔡崇德更不諱言地說:「我們醫學系有開設病歷討論課程,我是自願加入英語報告組,經常需要使用英文做簡報或以英文撰寫case報告;所以,在準備培力英檢的過程中,格外能感受它對我的幫助。我接下來即將進入實習階段,希望爭取出國交換的機會,培力英檢讓我更清楚瞭解自己的實力,並且更有信心。」

獲得首獎的成功大學蔡崇德(左)、二獎的清華大學蘇昱名(中)以及獲得進步獎的元智大學劉丞恩(右),三人都是第二次參加培力英檢,而且表現一次比一次更進步。 圖/李清宇 攝影

第三屆培力英檢菁英獎,兩大亮點的背後意涵

「培力英檢」推出至今,短短三年累計報考人次已近4萬。從首次報名的2,818人,至最近一次報考人數1萬6,227人,顯示「培力英檢」已成爲大學生英語能力評量及提升英語實力的重要選擇之一。

於3/22(六)舉辦的第三屆「培力英檢」菁英獎頒獎典禮上,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透過影片表示,除了「教育部公費留考」與「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外,我們相信「培力英檢」也將成爲國家考試採納的英語能力證明之一,未來也會繼續推廣國外高教機構對「培力英檢」成績的採認,並積極爭取企業界採認。

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開場致詞。 圖/LTTC 提供

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副執行長吳若蕙解釋:「相較於傳統的英語測驗,BESTEP更着重於真實且多元的溝通情境,包含聽、說、讀、寫四技能的整合應用,例如:快速閱讀、擷取關鍵資訊、資訊摘要、學術論文寫作、口頭報告、表達立場及觀點等能力,以強化學生跨文化溝通的自信與競爭力。」

同時,她也分享典禮新增的兩大特色:「一是獲得臺灣大學雙語教育中心協辦,這不僅顯示BESTEP已獲學校重視,也展現出測驗、教學與學習之間更加緊密的連結;二是增設『進步獎』。根據LTTC統計,過去一年共有27 所學校、800多名學生重考說寫測驗(約佔5%);其中,近400名考生在說或寫的表現呈明顯進步,這樣的學習成果實屬不易!」

LTTC副執行長吳若蕙表示,第三屆培力英檢菁英獎頒獎典禮有兩大亮點,有別於以往兩屆。 圖/LTTC 提供

培力英檢,串起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樑

在第三屆菁英獎頒獎典禮上最吸睛且激勵學生的畫面,莫過於得獎學生從就讀學校的師長手中領取獎狀,例如:獲得進步獎的高雄醫學大學學生黃詩雅,是由高醫大醫學院副院長羅怡卿親自頒獎,充分展現LTTC精心安排的用心。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羅怡卿(中)親自出席頒獎給該校獲二獎學生李宥箴(右)和進步獎學生黃詩雅(左)。 圖/李清宇 攝影

吳若蕙說:「典禮後,我們還會將這些重考成績進步的同學名單與成績提供給其就讀的學校,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強化評量、教學與學習三者間的連結,展現產官學的合作模式,更有效地協助大學生提升國際競爭力。」

事實上,培力英檢對學校、師長及學生的影響力已顯現。例如,臺大雙語教育中心學生組組長暨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郭貞秀說:「我們會在學術英文(EAP)的課程中結合培力英檢的考試題型。因此,BESTEP也是我們教學取材的參考之一。」臺師大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鄭怡庭則透露:「培力英檢聽、讀、說、寫都考,增進學生聽與說的能力與自信心,無形中對於EMI的課堂英語討論幫助很大,而且上學期有近百名學生利用培力英檢成績抵免學分,報考人數明顯增加許多!」

臺師大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鄭怡庭十分肯定培力英檢對EMI課堂上的顯著裨益,並表示該校報考培力英檢的學生人數大幅增加。 圖/李清宇 攝影

同樣的,各大專校院爲提升學生專業英語能力的付出,也能從培力英檢中看出。比方說,獲得進步獎的臺大大氣科學系學生楊弘宇表示,臺大雙語教育中心舉辦的【話匣子咖啡】(Chatterbox Café)提供他與國際生以英文交流的機會;元智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生劉丞恩也認爲,學校規劃的【培力英語加強班】、【英文寫作諮詢】以及採全英文交談的英語小聚(English Corner)都是促使自己進步的幫手。

臺大雙語教育中心學生組組長郭貞秀(左)親自頒獎給獲得進步獎的臺大大氣科學系學生楊弘宇(右)。 圖/李清宇 攝影

臺師大英語系教授,同時也是LTTC顧問暨培力英檢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張武昌表示,他期許這些獲獎學生:「他們可以擔任EMI課堂上的英語小老師或小組召集人,並將自己的學習經驗分享給同學,作爲教授與其他尚未達標學生之間的橋樑。希望到了2030年,國內50%的大學生都能順利達到CEFR B2,才能代表我們的大學生具備獨立、自信的英語使用能力,並能在多數的國際教育、職場與社交情境中有效應對。」

臺師大英語系教授張武昌(左二)頒獎給獲得首獎的政治大學外交系學生侯馨恬(右二),並與政大林啓屏教務長(右一)、政大陳憶寧國合長(左一)合影。 圖/李清宇 攝影

在B1卡關的學生,可至BESTEP官網找到晉升B2的秘訣

值得一提的是, LTTC經深入分析這些獲得進步獎同學們在培力英檢說寫測驗前後表現的主要差異後,彙整出一系列協助學生突破B1關卡、開啓B2大門的秘訣,現已公佈於「培力英檢」官網(bestep.tw)。

倘若你的口說和寫作一直在B1卡關,千萬不要錯過這份寶貴的資料!

更多詳情:「培力英檢」官網 第三屆「培力英檢菁英獎」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