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中央零撲殺 高雄動物收容所快客滿

高雄市燕巢動保關愛園區收容量規畫650只,但目前已超過600只逼近收容量極限。記者巫鴻瑋/攝影

高雄遊蕩犬數量估算超過1萬隻,民衆要求移置不要捉捕、結紮、回放,但爲遵守中央零撲殺政策,壽山及燕巢兩處收容所達臨界點,一籠要塞10只中大型犬,每隻遊蕩犬終老費用高達1、2萬元,也讓市府吃不消。民代認爲,政策須優化,中央成立動物保護司,沒有發揮實質作用。

高雄市燕巢動保關愛園區收容量規畫650只,但目前已超過600只逼近收容量極限。記者巫鴻瑋/攝影

由於發生遊蕩咬死泳客事件,高雄市動保處在永安區加強捕捉遊蕩犬,動物收容所不斷騰空間收容,全市設有2處公立動物收容機構,壽山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及燕巢動物保護關愛園區分別可收容250只及650只,合計900只犬貓,不過目前收容數量已經逾9成,將近飽和,一籠甚至要塞下約10只中大型犬。

高雄市議員黃秋媖指出,動保處人員很努力抓狗、結紮,岡山及橋頭、燕巢等地遊蕩犬有減少,唯獨海線地區魚塭多,很難改善,遊蕩犬捕捉後無處安置收容,照護成本高都是難題。

「中央對遊蕩犬問題不夠重視!」黃秋媖說,農業部成立動物保護司,談犬隻管理卻不管地方遊蕩犬問題,遊蕩犬結紮成本僅1、2千元,安置成本卻高達10倍,民間募款能處理的數量非常有限,地方移除安置預算幾乎全仰賴中央挹注。

高雄市動保處指出,中央法令規定零撲殺,健康犬隻不會執行安樂死,若捕捉的遊蕩犬超出收容負荷,會送往民間收容所協助安置。志工也呼籲,希望民衆發揮愛心,踊躍認養犬貓,讓毛小孩也能找一個溫暖的家,而不是隻能在收容所度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