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奶喝了會過動?女人連線批衛福部政策過度強調母乳
臺灣女人連線指出,事件凸顯臺灣長期以來在嬰兒餵養資訊上的結構性問題:政策過度強調母乳。(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母嬰品牌日前發佈影片,將嬰兒配方奶比喻爲「可樂」、「珍奶」,甚至聲稱可能導致孩子過動,引發社會高度爭議。臺灣女人連線指出,事件凸顯臺灣長期以來在嬰兒餵養資訊上的結構性問題:政策過度強調母乳,導致配方奶相關資訊匱乏,讓婦女及家庭在餵養選擇上無所適從。
臺灣女人連線批評,影片將配方奶等同於可樂、珍奶,甚至暗示會造成過動,完全忽視科學差異,妖魔化配方奶,等同是對家長「情勒」。任何失真的訊息,都會讓婦女與家庭在育兒過程中更加自責與困惑。品牌若真心重視母親與孩子的健康,就應承擔社會責任,公開資訊來源與數據來支持說法,而不是製造恐慌。
臺灣女人連線指出,衛福部多年來大力推動「母乳哺育」,忽視配方奶在現實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事實。資訊不只難找,甚至購買都受到限制,顯示政策以「推廣母乳」爲名,壓抑資訊透明,犧牲婦女與家庭的便利性與選擇權。
臺灣女人連線提及,國健署的〈嬰兒奶瓶餵食指導及注意事項〉爲例,大多篇幅都強調母乳的優勢,將配方奶定位成「不得已的替代品」,僅以「醫療需求」或「母乳不足」來合理化其存在,拒絕承認配方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讓需要配方奶的家庭反而被置於資訊真空中,正規管道沒有提供指引,卻要承受來自社會與市場的雙重壓力。
臺灣女人連線呼籲,社會停止對母親的道德綁架、停止透過「母乳崇拜」或「妖魔化配方奶」來情勒。母親不該在照顧孩子的同時,還要面對輿論審判。真正的支持,不是把母親推向單一選項,而是打造友善的環境:讓母親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安心餵養孩子,不必面對歧視與阻礙。只有降低門檻、提供完整資訊與多元支持,婦女和家庭才能真正安心地做出最適合自身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