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廠在美庫存拉至十週以上
依各品牌廠拉貨重點機款來看,中階以下及非新平臺的產品爲目前出貨主力,並仍多集中海陸運的到貨方式爲主。
川普關稅政策於4月9日後急轉彎,暫時再爲各家PC品牌業者爭取擴增在美備貨的時間,「但以90天期限的最後報關日回推,最慢在6月上旬就要完成最後一批要進倉的貨櫃出港」,業者掐指算一算、大約還有八~九周左右的出貨時間。
以目前PC相關產品仍列免徵清單情況,在美位居前三大的品牌廠HP(惠普)、Dell(戴爾)及Lenovo(聯想),皆積極要求合作ODM夥伴自泰國及越南廠加速出貨,宏碁多以ODM的越南廠支應,華碩除了電競機款多於泰國廠出貨外,亦有部分在越南和印尼。
其中,在北美Chromebook市場位居市佔優勢的宏碁和HP,則集中自越南廠拉貨,尤近兩季仍屬Chromebook出貨旺季,兩業者的拉貨力道皆頗爲強勁,力求補足庫存,以免後續若再度啓動加徵關稅時,將因產品毛利偏低、在關稅衝擊下直接影響其銷售動能和市佔。
業者指出,以往健康庫存水位平均約在六~八週,新品大概略低、在四~六週,但現在美國關稅政策方向不確定性仍高,當地通路、系統商等客戶端的庫存多以十週以上作爲基本水位,或甚至拉昇至12~16周的需求皆有,至少希望到7月時,當地都還能有相對穩定的供貨動能。
不過,以供應鏈夥伴目前趕出貨至美的機種來看,除了因應商用市場的更新需求外,含括電競在內的家用/消費性機款,則多以中階、非配置新處理品平臺的產品爲主。
除了因目前新一代處理器平臺的新品還未進入全面放量出貨時程外,目前推出的新品也仍多集中於高階機款,在整體拉貨比重來看就顯得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