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解析》臺股蛇行中 多空展開23500城池爭奪戰
分析師指出,臺股早盤維持高檔震盪,指數小幅上漲,龍頭股有些熄火,臺積電、聯發科、鴻海等有點小跌,資金可能暫時轉往中小型股。目前臺股維持高檔震盪但未有大幅回檔,有點在蛇行的感覺,趨勢仍維持健康。市場正在關注續烏俄是否停止3年來的戰火,今早美國期貨小漲、亞股反應溫和,後續俄烏髮展會帶來什麼變化值得關注。
盤面上,臺積電勉強守在平盤;華新(1605)挾着國際銅價漲、投信連3天買超逾8000張,稍早漲幅逼近2%;高鋒(4510)訂單能見度佳,漲幅在3%左右;事欣科(4916)美國製造題材續熱,多頭持續表態;伺服器族羣火熆,金像電(2368)、微星(2377)、勤誠(8210)等紛紛揚升2~7%不等;飛捷(6206)強鎖漲停板151.5元。
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指出,臺股持續受到川普的對等關稅談判、欲對臺灣晶片課稅等等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干擾,不過從基本面來看,1月上市營收仍創下同期新高,顯見整體終端市場需求穩健,有利支持股市多方表現,預期待川普政策趨穩後,投資情緒將回溫,而AI依舊爲盤面焦點。
杜欣霈進一步說明,回顧過去4G轉5G、疫情紅利等幾波大型的趨勢紅利帶動臺股多頭,大盤在期間的累積漲幅平均在6成至120%,而這波AI浪潮已帶動加權指數上漲9成,臺股企業獲利年增幅也從2024年的高峰36%逐年遞減,可預見今年臺股指數空間本就以震盪機率較高。
雖然大盤向上空間不若過去大,但杜欣霈表示,從歷史資料分析,當全球半導體需求動能呈現成長趨勢時,相關企業獲利的外溢效應,要反映在中、小型電子企業的獲利數據上,往往需要遞延1年左右的發酵時間,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出貨量持續擴張的產業背景、臺廠完整產業鏈的競爭優勢,以及中小型企業能快速順應產業變化的特色助攻之下,預料中小型企業將在今年的AI供應鏈中嶄露頭角,並持續強化價格主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