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生技、醫療、科技整合 吳誠文:要從MIT走向CIT
今年BTC會議總體建議提出兩大面向,包括科技前瞻應用、生態系建構與國際佈局,其中,針對科技前瞻應用三大應用包含AI/半導體技術多元應用、健康促進與產業創新、健康資料整合與創新應用;生態系建構與國際佈局則提出人才培育延攬、國產品落地與市場推廣、鼓勵投資與資金挹注三推力。
以三大應用,吳誠文指出,政府以科技連結社會需求,發展AI半導體技術、生技研發、農業應用。半導體、AI產業都會看到藍海領域;讓科技業發揮專長,建構臺灣內需市場,全世界也需要臺灣的解決方案,由臺灣的創造照顧全世界。
他也說,將持續推動FHIR等資料交換標準,完善分級醫療數位化,推進在宅醫療與健康促進。對於加速藥品、醫材審查認證與應用要大步邁進,讓臺灣創新應用產品服務很快落地,照顧人民發揮效果就能順利推到國際市場。並引導民間資金投入委員建議的臺灣生醫產業發展基金。
吳誠文更表示,醫療、健康促進都是商機,但不只商人獲利是創造經濟重要因素,創造經濟發展讓健保永續,不是仰賴稅金補貼,享受更好醫療服務要藉助民間力量,要有正面的產業發展,兼顧人權隱私、個資等條件下,確保創新不但照顧國民健康,也創造產業價值。
針對人才,吳誠文也提到,醫療、生技、科技要跨域整合。如成立健康數據服務公司,第一個響應就是科技公司。而地緣政治與貿易紛爭帶來危機與轉機,要完成項目也可透過國際合作,「人才可以跨國,但不一定要搬遷」,把國內不足的透過國際人才補足,更要建構主權AI,去個資化保障人權、善用價值,讓國際享受臺灣創造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