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風格翻轉 如何挑主、被動ETF?法人:高股息收搭成長策略有望加分
美國7月就業數據疲軟,加上臺美關稅談判是否仍持續進行中,牽動臺灣半導體等多數電子業等關稅稅率的232調查結果尚未出爐,市場再度被不確定因素所籠罩,影響4日臺股表現,電子權值股走勢相對承壓,金融、營建股挺身而出,市值、高股息型等主、被動式ETF跌多漲少,市值型普遍承壓、但部分高股息或兼具成長型的主、被動ETF表現相對亮眼,法人認爲,顯示在現階段盤面風格轉換時,息收搭成長策略爲較佳應對策略。
法人表示,主動式ETF優勢在於靈活性,與被動式不同。傳統被動ETF僅買集中市場股票,每半年換股一次,容易錯過市場機會;主動ETF則能擴大選股範圍,涵蓋更多中小型股或興櫃標的,加上今年遇到川普上任的對等關稅年,市場變化加大操作難度,主動投資顯得重要。
主動安聯臺灣高息基金(00984A)經理人施政廷表示,隨着各國關稅陸續拍板,企業運作將有跡可循,急單效應可能放緩,這部分未來需再進一步關注,但對於股市不確定性因素可望下降;市場除了主要反映關注川普對於關稅大限到期的態度外,聯準會利率政策步調也是牽動市場氛圍的另一因子;下一步觀察重點則是有待牽動臺灣半導體等多數電子業、工具機與精密扣件等關稅稅率的232調查結果出爐。
施政廷表示,展望後市,面對盤面風格轉換,投資組合風格不再只以股息爲主,而是以股息打底、成長加值的新策略;持股調整頻率及產業組成也都將以更動態及主動方式,應對市場的波動,佈局上應擴大息收與超額報酬來源的同時,也建議聚焦高息與穩健現金流兼具的標的,並可挑選採取「多投資策略」的來靈活應對市場震盪與變化,把握以穩健核心高股息策略作爲核心配置、搭配具股價成長的超額報酬策略作爲加值選項的投資主軸。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