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垃圾減量 宜蘭全面破袋稽查
爲了讓民衆做好資源回收,宜蘭縣環保局收運垃圾時將全面破袋稽查,破袋稽查最常出現不合格項目是紙容器。(宜蘭縣環保局提供/李忠一宜蘭傳真)
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外送浪潮,造成一次性餐具大量增加,宜蘭縣因爲沒有比照雙北市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資源回收物也因須運送到外縣市,運費成本提高進而降低收購價及回收量,甚至還發生民衆沒有做好分類,將鋰電池丟入垃圾車引發悶燒冒煙意外,宜蘭縣環保局7日呼籲縣民配合,將全面破袋稽查是否有可回收物,盼讓垃圾減量。
環保局7日在縣務會議以去年垃圾量分析爲例,六都資源回收量較多,如臺北市一般垃圾量爲29.2%、廚餘量4.3%、資源垃圾量高達66.5%;宜蘭縣一般垃圾量45.5%、廚餘量2.9%、資源回收量51.6%。
環保局指出,六都資源回收量高主因是基礎設施與便利性完善,回收設施普及率與管道多元化,其中雙北垃圾費隨袋徵收已執行多年,臺中則設置「希望資收站」鼓勵民衆以資收物兌換民生用品,以提高誘因。
宜蘭縣沒有資源回收物處理業,回收物必須運送到外縣市,導致運費成本提高,降低了回收物收購價格,最終影響整體回收量。環保局說,南投縣近年實施破袋稽查、二次細分類,花蓮縣推動資收大軍、黃金資收站計劃,都提升了資收率。
環保局長許嘉琦表示,常有民衆批評「清潔隊很無聊一直破袋」,但破袋稽查不是要擾民,這是垃圾減量最好的方法,也可讓大家做好資源回收,減低焚化爐燒垃圾的壓力,讓環境變得更好。
環保局解釋,「破袋」不只是清潔隊針對民衆拿出來丟的垃圾,清潔隊的垃圾進到焚化廠前還會有「平臺破袋檢查」,環保局每月執行焚化廠垃圾傾卸平臺隨機破袋檢查,隨機抽查各公所垃圾車,並對合格率較差的路線加強沿線破袋稽查力度。
環保局強調,今年多數公所平臺破袋檢查合格率皆有顯著進步,沿線破袋稽查合格率介於60%至94%之間,還有進步空間;今年沿線破袋稽查最常出現的不合格項目就是紙餐盒、紙杯等紙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