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淨零排放 醫院各出奇招

生活熱門

面對氣候變遷,政府立下2050淨零排放目標,醫院也紛紛響應。北榮將41部高樓層電梯換成省電電梯,下降時動能變成電能,年省1000萬元;新光醫院則透過固態燃料電池、瓦斯發電機降低對臺電的依賴,每月推行交通日、蔬食日,降低碳排放。

北榮院長陳威明表示,醫院有9萬盞燈具,這幾年已把其中8萬多盞換成省電燈具,另也汰換了大部分飲水主機、空壓機。41部高樓層電梯,都換成了省電電梯,下降時能將動能轉成電能,每臺可儲電7成左右,光是電梯,一年可省下1000萬元。另透過智慧溫控,調整各個手術室的溫度。停車場的植草磚則可降低熱島效應,同時吸收噪音。

北榮有個「吃電怪獸」重粒子,一年耗電3000多萬元,但陳威明認爲醫院和企業不同,必須先考量病人安全。即便重粒子病人持續增加,但今年上半年的北榮仍比去年同期省了6%的電。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新光醫院是臺灣首家完成4類別碳盤查的醫院,以類別2的外購電力所致的溫室氣體排放佔比最高。因此,透過固態燃料電池、瓦斯發電機,降低對臺電的依賴,且天然氣發電的碳排量,比臺電少3成。

洪子仁說,過去醫院同仁出差,搭乘的是柴油計程車,現與Uber合作,請同仁改搭電動車。每月1日訂爲「交通日」,鼓勵搭乘大衆運輸或走路上班;每月14日則是「蔬食日」,減少肉類的使用。

臺大醫院企畫管理部主任邱瀚模表示,臺大近年陸續汰換照明燈具、空調冰機系統、電力變壓器、電扶梯客梯、空壓真空泵設備,並設置太陽能板發電設備。其他減碳作爲還包括增加綠色採購、契約電子化、生物醫療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