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國有存量資產 推動經濟提質增量!鐵西體育場改造收官在即!|本地新聞(5.10)
棟察樓盤
盤活國有存量資產 推動經濟提質增量
從閒置土地開發到樞紐項目盤活,從股權轉讓增收到生產基地項目落地,今年開局以來,瀋陽市激發國有存量資產效能提升交出亮眼成績單。截至目前,累計完成46項存量資產盤活,盤活土地房產超26.4萬平方米,盤活資產價值20.94億元,爲瀋陽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激活土地資源 釋放潛在價值
以優化國資佈局調整、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爲宗旨,引進央企進行合作,共同激發潛在效能。4月27日,華海錕泰聯合華潤置地、中建五局聯合打造的和平灣迎春街西-1項目正式啓動,該項目是集高端住宅、商業配套於一體的綜合性項目,總用地面積8.1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超20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約25.74億元。項目有效盤活了國有閒置土地資產,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協同發展,爲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創新租賃模式 推動資產轉型
城投集團西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其二、三、四層及地下停車場多年來陷入閒置狀態。城投集團突破傳統思維模式,深入挖掘閒置資產的潛在價值,通過創新租賃模式,實現資源的深度整合對接,每年帶來300萬元穩定租金。同時,優化運營策略,每年可降低100餘萬元運營成本,實現效率與效益雙豐收。利用閒置區域,籌備轉型爲新能源汽車展銷中心,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預計將帶動300多個就業機會,有效緩解就業壓力,成爲區域經濟新增長極。
引進戰略投資 實現保值增值
靖湖置業的丁香湖地塊亟待開發利用,通過轉讓股權的方式,成功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增收超4.26億元,助力國有資本實現有序流轉和佈局優化,藉助新投資方的資源和經驗,推動相關項目的進一步開發建設,提升區域經濟價值,實現活力國企目標。
從“物理盤活”到“化學增值”,瀋陽市存量國有資產效能提升激活一池春水。瀋陽市政府國資委正在聯合東方資產、省市國資組建20億元的不動產併購基金,整合各類資源,推動老舊廠房、閒置土地等資源加速成長爲新質生產力載體,爲瀋陽城市發展與經濟振興貢獻國資力量。(來源:瀋陽日報)
鐵西體育場改造收官在即
歷時近三個月,鐵西體育場改造工程收官在即。5月31日,遼寧鐵人足球俱樂部將在這裡迎來新主場的第一戰,也是本賽季第五場主場賽事。5月9日,記者探秘改造現場瞭解到,場館的結構加固、智能化系統改造和內部裝修升級已基本完成,座椅安裝和草皮精找平、低修剪等養護工作正在進行中。這片綠茵場正與遼寧鐵人足球隊一起,全力備戰賽事。
精選草種 保障專業賽事品質
作爲瀋陽市首座專業足球場和遼寧鐵人足球俱樂部的新主場,鐵西體育場對草坪品質的要求極高。據悉,體育場選用早熟禾和高羊茅混播的天然草種,這些草皮在專業草坪基地養護成坪後,已於5月4日被移植到鐵西體育場,目前正接受精找平、低修剪等精細化養護。
遼寧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第四設計所所長溫德軍介紹,草坪配備了國際先進的加熱及噴淋技術,最大程度保留場地彈性。考慮到東北的氣候特點,還安裝了加熱系統,確保草坪在早春和晚秋都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後續,還將由專業的草坪養護團隊進行維護,讓體育場隨時都能達到舉辦職業足球比賽的場地標準。
智慧升級 打造頂級賽事體驗
提升體育場辦賽能力和觀賽體驗,智慧化專業系統的升級是重點之一。“我們設計團隊調研國內多箇中超賽事主場,結合鐵西體育場現狀,取各家之長,精心打磨出最終的改造方案。”溫德軍介紹,“改造後,場地照明達到高清轉播標準,還搭配了高清LED顯示設備;擴聲系統性能卓越,聲壓級、均勻度達標,擴聲特性指標達到國家一級擴聲標準。”
此外,垂直升旗系統、標準時鍾系統、計時記分系統、影像採集回放系統、比賽設備集成管理系統、電視轉播系統、信息發佈系統、視頻仲裁輔助系統等專項智能化系統一應俱全,全方位滿足中甲及中超等頂級賽事的舉辦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後體育場容納觀衆數量從原來的2.8萬人增加到4萬人,這對於安防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瀋陽運爲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車翼介紹,在提升硬件設施的同時,場館的精準化安防體系也完成進一步升級。針對原有主體結構的損傷及基底滲水等複雜施工難題,改造團隊進行全面檢測、鑑定,採用向下深挖4米的加固方案,在短時間內成功突破難點,提升了場館的穩定性和抗震性,全力保障結構安全。
賽事驅動 助力區域融合發展
鐵西區文旅廣播電視局(體育局)局長王暉表示,專業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鐵西體育場將成爲瀋陽嶄新的地標性建築,爲瀋陽打造“賽事驅動型”城市新範式增添助力。未來,這裡還將承辦各類專業化、高品質賽事活動,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體需求。
同時,藉助“一場一館”資源,鐵西體育場將與鐵西森林公園、中國(瀋陽)工業博物館、紅梅文創園等周邊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度聯動,打造新場景、新服務,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改造完成後,鐵西體育場不僅能夠爲足球比賽提供與國際接軌的競技平臺,更將成爲瀋陽振興“三大球”的重要支點,填補瀋陽打造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的功能空白。(來源:瀋陽日報)
關於原南堤東路南側綠地施工期間採取交通限制措施的通告
爲確保原南堤東路南側綠地施工期間道路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決定對施工路段採取交通限制措施,通告如下:
一、交通限制路段:祝科街東700米至新立堡橋。二、交通限制時間:2025年5月12日起永久封閉。三、交通限制措施:原南堤東路祝科街東700米至長安街西150米採取圍擋封閉。四、交通繞行:原南堤東路南側未拆遷戶按原有路線進出,小型車輛通過壩頂路繞行(限高2.7米),超高車輛通過東塔橋、新立堡橋經渾南中路繞行或錯峰出行。給廣大市民造成不便,敬請諒解!
瀋陽市渾南區城市建設局
瀋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2025年5月10日
市自然資源局 實幹篤行多措並舉奮力奪取“開門紅”
鉚足幹勁開新局,奮楫爭先創佳績。今年一季度,市自然資源局緊扣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履行自然資源監管職責兩條主線,積極投身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及“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靠前發力、善作善爲,爲打好打贏決勝之年決勝之戰夯實自然資源保障。
規劃保障精準高效
市自然資源局持續健全“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讓規劃在實施中“活”起來,實現87個項目開復工。配合開展瀋陽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前期專題研究,有序推進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低空經濟、產業空間佈局等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綜合運用先行用地、分期分段報批、調整用地審批等政策“工具箱”,提高土地要素保障服務質效。堅持“項目跟着規劃走、要素跟着項目走”,主動作爲、靠前發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截至4月末,全市獲批新增建設用地719公頃,有效保障秦沈高速、丹阜高速、王家灣配套基礎設施、地鐵等急需開工項目用地需求,爲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產業發展夯實保障。全市出讓土地156公頃,成交總價24億元,同比增長32%,渾南區優質地塊經過60輪競價出資後溢價成交,釋放了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的積極信號。
審批服務提級增速
持續優化政務服務,靠前發力、主動下沉,爲重大項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撐和全生命週期保障。圍繞全市新開工重點項目審批服務成立工作專班,將項目辦理流程細化爲“前期策劃、徵地組卷、土地供應、審批許可”4大環節、24個重要節點倒排工期,通過業務協同共享平臺,實現項目底圖、設計方案和辦理進程一鍵調度,完成111個新建重點項目審批。桃仙機場二跑道項目在用地選址基本確定後,利用5個工作日完成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核發,爲項目可研辦理創造條件。積極與省自然資源廳溝通協調,對重點項目實行容缺受理、提前介入、同步審查、協同推進,爲項目落地做好空間支撐和要素保障。
存量資源盤活挖潛
加力盤活存量和低效資源,積極將“資源存量”盤活轉化爲“發展增量”,指導各地區逐宗地、逐項目研判閒置土地和停緩建項目處置路徑,明確包保領導和項目專班,“一地一策”處置閒置土地5宗、12.6公頃,“一樓一案”推動銀鼎大廈等3個停緩建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依託“多規合一”平臺,結合控詳規劃、產業佈局等管控數據製作“招商地圖”,引導各地區以地招商、精準消化處置批而未供土地。積極爭取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入選自然資源部公佈的新一輪試點城市。有力化解國有企業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採用“提級解遺”機制,開闢專窗專辦,活用“容缺受理”“罰繳分離”等制度工具,將原本串聯的規劃確認、土地變更、稅費覈定等環節改爲並聯推進,完成燃氣集團鐵西辦公區解遺登記,盤活國有資產約2.4億元,相關經驗納入全市“國有資產盤活典型案例庫”。
生態工程有序實施
堅決打好科爾沁沙地殲滅戰,推進“三北”六期工程建設,抓緊春季造林期,累計完成退化林修復8.72萬畝、森林撫育2.46萬畝,對2122畝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項目春季復綠植樹工作基本完成、植樹23萬株。精心謀劃義務植樹活動,組織瀋陽市和駐沈部隊領導義務植樹等活動,廣泛開設義務植樹接待點,發佈各類義務植樹盡責活動30餘個。築牢森林“防火牆”,紮實做好春防關鍵時期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防火態勢總體平穩。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市自然資源局將繼續秉持“解放思想、主動作爲、守正創新、爭創一流”的工作理念,咬定目標,加壓奮進,爲打贏決勝戰、收官“十四五”貢獻“自然先鋒、規劃力量”。(來源:瀋陽日報)
責任編輯: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