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後解析》量縮跌百點 關注下週臺美企財報、降息消息

週三終場,加權指數下跌103.50點或0.37%,報27648.91點,仍失守27700關卡,成交量再縮至4480.55億元,尚有4000億元量能水準;櫃檯指數紅盤站不住,收跌1.38點或0.52%,報264.47點,成交量降至1129.16億元。

臺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臺股創高緩漲,呈現弱中透強,主因漲幅過大、乖離過大,整數關卡近關情怯,面臨短線震盪整理,但預估維持在27000關卡之上,但調整後仍有機會持續往上攻,中長線上看28000大關。

黃副總認爲,短線震盪,但類股輪動,且AI若維持強勢,大盤指數趨勢仍有機會向上。而短線上,下週爲臺美企業重頭戲,尤其科技股的AI相關動向,留意CSP資本支出,整體AI狀況仍審慎樂觀。至於大環境總經,關注美國下週降息消息與降息步調,對資本面存有機會。

個股貢獻度來看,鴻海(2317)貢獻15.52點最強,DRAM雙雄的南亞科(2408)、金融雙雄富邦金(2881)也拉擡指數約4點名列前三大,臺塑化(6505)、奇𬭎(3017)、仁寶(2324)、大立光(3008)、東元(1504)、致茂(2360)、勤誠(8210)亦助力大盤相對有撐。至於拉低指數,第一爲權值王臺積電(2330)的160.15點,智邦(2345)、聯發科(2454)分別拉低9.26點、4.98點。

成交量前十大個股,力積電(6770)下跌8.79%爆量居冠,金寶(2312)、康舒(6282)帶量高鎖漲停,仁寶(2324)也帶量強攻,後五名依序爲南亞科(2408)、合晶(6182)、華新(1605)、國巨*(2327)、鴻海(2317)。值得一提,臺灣爆發非洲豬瘟,大成(1210)股價跳水又急拉強勢收場,量能增加,同樣推升食品類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