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都更 城中村改造成熱點

兩岸熱門

時隔10年大陸官方今年7月召開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爲未來城市發展擘畫藍圖,其中提及以推進城市更新爲重點,做爲未來城市開發建設的先行基礎。大陸專家分析,城市更新將成爲房地產領域的聚焦點,包含城中村與老舊社區改造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部署的城市工作7個重點任務,也幾乎是針對存量進行改革而非增量,體現「城市內涵式發展」的戰略取向。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城市更新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會呈現供需雙向發力特徵。一方面市場對老房子有需求,透過監測重點30城市數據就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古屋成交佔比超過60%,其中就有大量的老舊社區。同時城市更新也會釋放購房需求,例如上海徐彙區東安一、二村舊改就釋出超過6000戶安置需求。

面對未來城市發展走向,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趙秀池認爲,不少城市已經進入存量房爲主的發展階段,大陸房地產業也從數量發展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

就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未來房地產發展模式更加側重內涵式發展。第一是城市各片區內部空間、功能、服務的完善與改進效率,比如低效或零星土地資源的盤活整合、原有空間植入新業態如文旅,透過更新釋放存量空間,進行城市建設的新增值。

第二是針對老舊社區、城中村改造、舊商業或工業區賦能,補齊安全、公共設施等弱項,降低居住消費成本,讓房地產轉向存量盤活與服務業,還能帶動下游裝飾裝修、傢俱家電、建築建材等,體現住房在內需和雙循環中的地位。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測算,「十五五」期間,包含城中村改造、老舊社區改造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等,城市更新至少能完成4.48兆元(人民幣,下同)總投資,摺合每年近9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