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臺北」報名件數225件創新高 楊貴媚頒50萬首獎

第17屆「拍臺北」電影劇本徵選頒獎典禮暨交流會9日熱鬧登場,評審與得獎者開心合影。(陳俊吉攝)

第17屆「拍臺北」電影劇本徵選頒獎典禮暨交流會9日熱鬧登場,本屆評審與16組入圍者及影視業各大製作公司貴賓齊聚一堂,影委會和臺灣大哥大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也隆重舉行,臺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親自到場頒發評審感謝狀,並與擔任影委會委員的影后楊貴媚頒發首獎「金劇本獎」,新設立「臺北意象獎」則找來特別來賓鳳小嶽頒發。影委會饒紫娟總監也在頒獎時勉勵入圍者:「不要泄氣,是金子總會發光,會被看見。」

楊貴媚認爲劇本無論對導演、演員都是最重要的,就像大樓的地基,地基堅固,導演、演員纔能有所依據,才能據此創新發揮。有得獎編劇直接喊話希望能邀請到楊貴媚出演自己的作品,讓楊貴媚聽了幽默地直呼「好開心找到工作了。」除此,局長也與臺灣大哥大內容發展副總經理暨MOMO親子臺總經理鄭偉柏簽署合作備忘錄。蔡詩萍局長致詞時表示:「自己也是一個寫作的人,清楚的知道content的重要性」,因此強調「我們應該讓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電影委會共同主辦的『拍臺北』電影劇本徵選繼續往前走,推動臺灣的電影產業繼續往前。」

楊貴媚(左一)和蔡詩萍(右一)頒發「金劇本獎」給《失眠計程車》。(陳俊吉攝)

本屆參賽報名劇本共計225件,爲歷年最高紀錄!特別感謝金鐘視後許瑋寧暖心贊助新臺幣10萬元作爲佳作獎金成爲「拍臺北」的天使捐助者。評審團成員麻吉砥加電影執行長盧維君、金馬編劇黃熙、影評人塗翔文、資深導演侯季然、金鐘編劇唐福睿都到場親自頒獎。臺灣大哥大在本屆「拍臺北」電影劇本徵選設立「MyVideo內容力量獎」,獎項得主除可獲得獎金新臺幣10萬元,亦有機會被選入「商業編劇人才養成計劃」,臺灣大哥大以創新的「2+1年培育模式」,提供2位獲選編劇爲期兩年,總額超過新臺幣300萬元的經濟支持,第3年則透過產業媒合,協助編劇接觸商業市場。

臺灣大哥大內容發展副總經理暨MOMO親子臺總經理鄭偉柏致詞時表示:「很榮幸能透過『拍臺北』與影委會展開合作。未來雙方將從3大方向推進合作,包括將『拍臺北』入圍及獲獎作品納入『商業編劇人才養成計劃』的收件來源,使計劃從金馬創投、文策院一路延伸至影委會,成爲業界第一個跨單位、合作範圍最廣的編劇培育平臺;在『臺北電影學院』中增設商業編劇專題講座,導入產業觀點與國際趨勢;以及共同評估具潛力的影視項目,探索投資、播映與行銷合作。我們期待透過資源整合,爲臺灣影視產業注入更多創新能量,讓更多優秀故事能被實現並走向國際。」

爲鼓勵創作者透過作品傳達臺北精神、情感及文化印象,本屆新設立「臺北意象獎」由特別來賓鳳小嶽頒發,他談到對於臺北的印象,表示自己從小在陽明山後山長大,很喜歡北投一帶,著名的溫泉區中有條泉源路,會經過龍鳳谷,可以看見濃厚的溫泉蒸氣從地裡冒出,彷彿「陽明山在呼吸」。鳳小嶽難忘小時候在田中肆意奔跑、挖蚯蚓、與三五好友玩遊戲和吃橘子,他說當地的橘子因土中含有天然硫磺成分,表皮會較爲斑駁,「有一些疤的感覺」,可是果肉卻非常甜,他認爲這些象徵土地生命力的事物,是臺北不可或缺的靈魂。此外,鳳小嶽也喜歡士林夜市,雖然隨着時代更迭,今昔對比已截然不同,卻讓他看見「地」與「時」共進的生生不息。鳳小嶽也幽默地向本屆入圍的編劇們喊話:「我看了好多劇本,發覺我能演的角色很多…我其實真的是一個優秀的演員,只是戲太少了,給個機會吧!」

衆所矚目的首獎「金劇本獎」(獎金新臺幣50萬元)由蔣希汶、施承佑以《失眠計程車》拿下;「銀劇本獎」(獎金新臺幣20萬元)頒發給信手拈火的《好好先生的秘密》;姜素秋作品《哀居粉》獲選「銅劇本獎」(獎金新臺幣10萬元);五名佳作分別爲:劉天涯、何應權《春日》、鄒維剛《瘋媽的十三個孩子》、鍾尚庭《不舉俠》、蔡與哲《告別的年代》、吳孟寰《天井下的那道光》。其中,《告別的年代》同時獲得「臺北意象獎」;臺灣大哥大設獎的「MyVideo內容力量獎」則頒予鄒維剛的《瘋媽的十三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