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只為喜歡 網紅校友HowHow勉政大學弟妹:別只專注課業和履歷

國立政治大學近日舉行2025「超政新生定位營」,邀請YouTuber、經濟系校友HowHow(陳孜昊)與新生分享心路歷程。圖/政大提供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大專校院將迎來開學,國立政治大學近日舉行2025「超政新生定位營」,邀請YouTuber、經濟系校友HowHow(陳孜昊)與新生分享心路歷程。HowHow表示,當年選擇經濟系以爲能賺大錢,也曾想追求高收入攻讀MBA,但最終選擇從事影像創作,迴歸大學時代單純的喜歡與快樂,也呼籲學子多認識朋友,不要只專注於課業或履歷。

政大「超政新生定位營」今年邁入第19年,今年持續迎接逾2000名新鮮人踏入校園。HowHow表示,當初選經濟系起初以爲能「賺大錢」,後來才發現,經濟系甚至不在商學院內,但大學期間,最喜歡的卻是爲繫上拍片、剪片,和朋友們一起看成果、大笑的時光。

HowHow也分享,大五赴美國交換的經歷成爲人生轉捩點,當時學校位在玉米田中,環境單純,讓他有機會靜下心思考未來。曾經計劃攻讀MBA、追求高收入,但最後誠實面對自己,決定投入影像創作,並赴國外攻讀相關研究所,最終走上YouTuber之路。他說:「拍片不是因爲能賺錢,而是單純因爲喜歡。」

HowHow也勉勵學弟妹,大學是自由卻需要自律的時光,不要只專注課業或履歷,要勇於嘗試、好好認識朋友、享受生活。

他強調,朋友與回憶纔是最珍貴的收穫,若人生再來一次,還是會選擇政大,「沒有政大,就不會遇見影響我人生的朋友,也很可能不會發現真正喜歡的東西。」

政大校長李蔡彥則以「三個多」勉勵學生多探險、多挑戰、多參與,新生應勇敢超越學系疆域,廣泛涉獵跨域知識,並延伸至校際交流與國際,但也提醒大學生涯中應兼顧身心健康、課堂內外學習、人文與科技、專業與通識,以及在地與國際。

李蔡彥也強調,人文精神是引領科技發展的關鍵,勉勵新生既要堅守人文底蘊,也要具備數位素養。也提醒學生專業教育固然重要,但通識教育更能培養廣博知識、批判思考與跨域溝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