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兵至烏克蘭維和 德國內部爭辯不休

德國之聲23日報導,針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俄國總統普丁是否會舉行會晤,以及兩國若真達成協議結束俄烏戰爭,德國將扮演何種角色,不斷在德國政界引發討論。德國政界持續爭辯是否派軍加入維和部隊,透過部署國際部隊至烏國境內確保戰火不至重燃。

報導表示,許多人認爲德國很難缺席維和部隊,特別是總理梅爾茨堅稱德國應在國際衝突中擁有強大的發言權。不過,梅爾茨也說德國首先應關注大幅強化烏軍,以嚇阻俄國在達成和平協議後再次發動新攻勢。

但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已說,在烏克蘭部署歐洲軍隊「完全無法接受」。德國公衆對德國士兵前往烏克蘭的支持度也低,讓梅爾茨批准派軍迥非易事。

梅爾茨執政聯盟的小夥伴德國社會民主黨(SPD)也警告不要倉促行事。 社民黨共同領導人克林拜耳說,烏克蘭需要確保自己不會再次遭受攻擊,「首先這需要一隻強大的烏克蘭軍隊。然後,我們再看能做些什麼,目前的問題不該是德國士兵是否介入」。

德國選民顯然認同這樣觀點。據民調機構Civey,51%的受訪者反對德國參與烏克蘭的和平行動,僅36%的受訪者認爲這是正確做法。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也表達謹慎態度,並說在烏克蘭的行動「可能淹沒」德國,在立陶宛部署戰鬥旅已爲軍方帶來沉重壓力。瓦德福也對和平談判抱疑,「每個人都在等蒲亭認真考慮舉行談判,好結束這場戰爭。不幸的是,戰場情勢看來仍截然相反」。

德國東部的保守派政治人物尤其強烈反對派軍維和。在東部無論左翼還右翼政黨,如社會主義左翼政黨與極右翼的另類選擇都表達強烈反對。基民黨的克里契麥是薩克森邦邦長,另類選擇在該州勢力強大。作爲黨內最反對梅爾茨的人士之一,克里契麥說「德國士兵在烏克蘭作戰絕不能成爲選項」。

不過,基民黨青年聯盟聯邦主席溫克卻有不同見解,「我們不能一方面說要減少對美國軍事依賴,歐洲終須成長;另一方面卻拒絕承擔具體責任」。

綠黨外交政策專家裡普爾則呼籲歐洲建立保護部隊,以在沒有美國參與下也能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左派黨主席範阿肯則建議派遣一支3至4萬名士兵組成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並說中國大陸的參與非常重要,「俄國士兵不會向中國士兵開槍」。

另類選擇黨領導人魏德爾警告,德國可能成爲攻擊的目標,「德國需要與俄國和解,而不是持續對抗」。

圖爲德國國防軍最後一批部隊自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團撤回本土。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