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超過社宅資格門檻! 餐飲業老闆曝:員工拒絕加薪

▲一名餐飲業老闆想幫表現優秀員工加薪,卻被婉拒,原因竟是「怕超過社會住宅申請門檻」,示意圖。(圖/記者姜國輝攝)

記者陳筱惠/臺中報導

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原意是協助弱勢族羣、青年及新婚家庭減輕居住壓力,不過在實務上卻出現荒謬現象。臺中一名餐飲業老闆透露,她原本想幫門市的資深員工從月薪4萬6元調薪2千,沒想到對方婉拒,理由是「加薪後會超過社會住宅申請資格」,導致補貼資格不保。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81/六都近50區房價跌慘! 2蛋黃區雙位數重摔「可撿漏?」

該名老闆無奈地說:「員工薪水落在4萬6千多,加上年終1個月、加班費就超過5萬多元,若我幫她再加一點點,她就超過門檻,整個資格沒了。」

根據臺中市社會住宅申請規定,2024年度家庭年收入所得低於124萬,且家庭每人每月平均所得總額不得超過5萬4152元,由於餐飲業普遍工時長、加班費多,稍微調薪就可能「踩線」,寧願不加薪,以維持租金補貼或社宅資格。

「調高基本工資反而讓員工壓力更大,因爲他們不敢多賺,怕超標。」這位老闆指出,政府每年喊調薪、加薪,但總是有種努力工作反而吃虧的剝奪感。」

▲專家則是認爲,社會福利政策,不論是社會住宅、還是民間版補貼,只要是可提供6、7成真正需要協助的族羣安居,政策面就應持續。(圖/示意圖)

正心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黃昭閔也分析:「這正反映出臺灣中產階層的結構性焦慮,不只在餐飲業,連不少專業領域的行業都遇到『中堅』人才斷層的問題。」

黃昭閔表示:「社會福利政策,不論是社會住宅、還是民間版補貼,的確有正向效果,政策面上依循大數法則,只要是可提供6、7成真正需要協助的族羣安居,政策面就應持續。」

黃昭閔表示:「所有事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公平,但要建立監督機制,讓資源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他強調,當越來越多年輕人把「不努力」視爲生活策略,社會將逐漸失去進步動能,若持續造成排擠貧富效果,這樣的「低薪依賴」現象,將是同等於少子化的長期結構性的國安危機。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81/六都近50區房價跌慘! 2蛋黃區雙位數重摔「可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