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陽能發電廠深陷怪圈:太陽公公高高掛 盈利能力全面塌
財聯社5月26日訊(編輯 史正丞)隨着今春持續出現晴空萬里的大好天氣,歐洲太陽能發電廠正處於“行業擴張越快,電價下跌越猛”的尷尬狀態。
倫交所數據顯示,近期因爲“電網劇烈波動”引發全國大停電的西班牙數據最爲慘烈。以衡量可再生能源資產盈利能力的捕獲率(capture rate,可以理解爲光伏發電廠上網電價與市場平均電價的比率)爲參考,西班牙光伏電站5月至今的捕獲率只有7%的歷史新低,去年同期爲43%,2023年時還有73%。
西班牙的捕獲率不僅是全歐洲最低,還是當地太陽能電站本月集體削減發電量之後的結果。經歷4月的全國大停電後,西班牙正在增加燃氣發電量以穩定電網。
與此同時,今年5月法國光伏電站的捕獲率也只有13%,去年同期爲52%。由於德國的電價更高,所以當地光伏電站還能維持30%的捕獲率。
倫交所首席電力分析師娜塔莉·格爾解讀稱:“可再生能源擴張的最大風險因素是太陽能(發電)行業的盈利能力下降。捕獲率降低破壞了光伏發電的商業案例,也使得政治層面的太陽能目標面臨風險。”
根據行業機構統計,在過去10年裡,西班牙太陽能發電容量激增6倍至50吉瓦以上。在太陽能電池板成本急劇下降的背景下,這也是整個歐洲的趨勢。過去10年裡,法國的太陽能發電容量也激增了近5倍。
由於當地電網接入的電池儲能尚未跟上光伏發電激增的步伐,所以當“太陽公公”熱烈照拂整個地區的太陽能板時就會出問題——即時發電量會顯著超過需求。這也是爲什麼近幾年來歐洲時不時會出現“負電價”的消息。
與此同時,太陽能供應激增也會帶來電力供應與需求不匹配的問題。當電力供應在傍晚達到峰值時,發電量卻開始下降。這也導致部分時段“負電價”的頻現與其他時段價格飆升同時出現。太陽能發電廠的電力售價與基荷電價之間的差距也將繼續擴大,勢必會影響相關產業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