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難擔責 俄烏恐續戰

在川普與澤倫斯基的白宮大戲後,美烏雙方可能需要冷靜一段時間,才能重新開始和平協議的推展,讓原本預期今年停火的可能性降低,俄烏戰火或將延續到二○二六年中。

雖然澤倫斯基在華盛頓受到委屈,但是三月二日在倫敦舉行的烏克蘭安全高峰會,歐洲領導人一致表示聲援烏克蘭,強調他們將持續軍事支持以保衛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侵略,一支沒有美國的援烏反俄聯盟已形成。

由於目前歐洲難以接受俄羅斯在烏克蘭獲勝,歐洲國家已經開始動員以支援烏克蘭軍需。惟缺乏美國的歐洲與烏克蘭將面臨相當的挑戰,在軍費、彈藥與情報各層面,面臨挑戰的難易度不同。

歐洲近年來已將國防支出增加到二五○○億歐元,加上歐盟有意提供烏克蘭二百億歐元軍事援助,但此軍援計劃有可能受到部分國家反對;但若再加上歐洲國家個別支持,如德英法等國,歐洲應尚有能力彌補美國停止援烏後的軍需款項,再不濟,還有手中凍結的俄羅斯外匯資產,因此在資金上烏克蘭應可勉強度過今年,惟俄羅斯的軍費仍高於歐洲國家的總合。

在彈藥上所面臨的困難較難克服,以目前戰場最需要的一五五釐米榴彈砲彈來看,在歐盟加大產量後,今年預計可生產二百萬發,該產量尚不足以滿足烏克蘭一年的消耗量。雖歐盟目前承諾於今年提供一五○萬發予烏軍,惟是否會如二○二三年交貨延遲六月而造成戰場失利情況,尚有待觀察。此外,過去透過美國採購韓國砲彈的做法,可能難以再現。

此外,遠程飛彈和防空系統也是歐洲無法取代美國之處;英法的「暴風之影」遠程飛彈數量有限,遠不及於美國陸軍戰術飛彈系統的產量。

最近烏克蘭的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即將用罄,希望美方能再提供廿套,更寄望能讓烏克蘭在其境內生產愛國者飛彈,在川、澤翻臉後也可能斷供。因此若無意外,烏克蘭武器將在六個月後捉襟見肘。

最大的困難可能在於美軍所提供的情報共享,美軍擁有的衛星通訊與監控能力是歐洲無法提供的。目前馬斯克揚言關閉烏軍前線的星鏈通訊服務,此舉將造成烏軍指揮管制體系窒礙難行。若美方停止衛星情資或GPS訊號給烏軍,則即便烏克蘭拿到「暴風之影」飛彈,其準確度也將大打折扣。

在政治上,歐洲國家反烏聲浪不斷高漲;雖然挺烏的梅爾茨將成爲下屆德國總理,但是席次次高且親俄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未來是否會刪減國防預算中的援烏款項,尚待觀察。此外,反烏言論在今年要舉行選舉的波蘭,已非僅限於極右派;今年波蘭總統主要候選人,如法律與公正黨(PiS)的納沃羅茨基(Karol Nawrocki)、公民聯盟(KO)的特扎斯科夫斯基(Rafał Trzaskowski)雖然仍支持烏克蘭抗俄,但對於烏克蘭難民福利與挺烏加入北約的態度已大不如前。

川、澤在白宮的風波,不僅對烏克蘭未來是個災難,且這災難已蔓延至歐洲。如果歐洲希望實現持久和平,那麼歐洲最終必須對烏克蘭的安全承擔起責任;但是這項責任,可能是長期躲在美國安全傘下的歐洲難以承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