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對中祭20項反傾銷調查
爲保護本土產業,歐盟正準備對中國發動約20項不同領域的反傾銷調查。圖/美聯社
近期中歐貿易摩擦事件簿
歐盟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再度升級。港媒報導,前歐盟貿易執行委員馬姆斯壯(Cecilia Malmstrom)日前在一場活動中透露,爲保護歐盟本土產業免受中國產品低價競爭與產業外溢效應的衝擊,歐盟正準備在未來幾周內,對中國發動約20項針對不同領域的反傾銷調查。此舉反映出雙方貿易對抗態勢加劇。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美國近期對中國實施的關稅政策,加深歐盟的擔憂。市場擔心,面臨美國市場出口壓力的中國企業,可能會把大量低價產品轉銷至歐洲市場,進而衝擊當地製造商的生存空間。
馬姆斯壯形容中國是個「複雜的夥伴」。他指出,儘管有些人預期歐美關係緊張,會促使歐盟轉向中國,但由於歐盟內部對中國仍存在巨大疑慮,這種情況並未發生。
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已在多個領域浮現。歐盟官員指控中方,將其在全球稀土礦物及磁鐵市場的主導地位「武器化」。中國政府4月實施新規,要求出口這些關鍵原物料必須申請許可證,此舉已導致歐洲數十家工廠停產。
中國政府5日公告,初步裁定歐盟豬肉及豬副產品存在傾銷,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10日起開徵最高達62.4%的保證金。對此,歐盟貿易總署長魏恩德(Sabine Weyand)表示,歐盟已提出申訴,認爲中方在國際貿易規則下「存在重大瑕疵」。
歐盟已在6月首度動用「國際採購工具」(IPI),限制中企參與歐盟成員國金額超過500萬歐元的醫療器械政府採購案。
市場9月中傳出,歐盟正考慮首次動用有「貿易火箭筒」之稱的「反脅迫工具」(ACI),來應對中國的貿易行爲。此外,歐盟執委會計劃在未來數週內,對來自中國的鋼鐵及相關產品課徵25%至50%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