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對大企業徵新稅,或遭反對

本報記者 陳子帥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歐盟將於本週三公佈2028年起生效的七年預算提案。據英國《金融時報》12日報道,該提案草案顯示,布魯塞爾計劃對在歐盟國家運營的大型企業徵稅,稱此舉是爲了歐盟超過1萬億歐元的共同預算開闢新的獨立資金來源。而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12日報道稱,歐盟在前述預算提案中刪除了數字稅選項,擬用針對大型企業、電子垃圾、菸草製品的三項新稅進行替代。報道提到,這些稅收的目標是每年籌集250億至300億歐元,用於償還歐盟爲應對新冠疫情後經濟復甦而共同承擔的債務。

意在投射“布魯塞爾效應”

根據草案,這項針對大企業的年度稅收將適用於“淨營業額”(即扣除補貼和稅費後的營業額)超過5000萬歐元的企業。所有在歐盟國家運營的大型企業,無論其總部位於何處,都將被納入徵稅範圍。此外,設立分級繳稅制度,淨收入最高的企業需繳納更高稅費。報道稱,該提案將於本週公佈,但須獲得成員國的一致支持才能生效。報道稱,歐盟本週可能還將公佈其他增稅措施,包括從提高的菸草消費稅中分成、對未回收電子廢棄物徵收費用以及對長途電商包裹收取處理費。

據報道,歐盟上一個七年預算約佔歐盟國民總收入的1%,即約 1 萬億歐元,主要由各國出資,但也有獨立的收入來源,包括關稅和增值稅。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員董一凡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過去歐盟的財政來源以成員國的捐款爲主,缺乏獨立財源,未來歐盟要實施戰略自主,必須要有一個穩定財源來保證。另一方面,對在歐大型企業徵稅,也是歐盟希望通過對內部市場的影響,來塑造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作爲全球市場監管者,歐盟意在藉此進一步投射“布魯塞爾效應”(指歐盟監管全球市場的單邊權力)。

歐盟預算每次制定週期爲七年,《金融時報》稱,歐盟委員會在提出歐盟七年期預算時,經常會建議在全歐範圍內開徵新稅,但這些措施,諸如金融交易稅,往往未能獲得支持。官員們稱,上述草案並非最終版本,仍有可能修改。

1/5用於償還貸款

報道稱,布魯塞爾認爲,歐盟的開支面臨“前所未有”的新需求——從實現國防野心到不斷上升的債務利息,因此需要採取更激進策略。但其擴大預算的雄心長期以來一直遭到淨出資國的反對,特別是德國、荷蘭、奧地利、芬蘭、瑞典和丹麥。在歐洲企業已經面臨經濟增長緩慢和能源成本高昂的情況下,徵稅計劃可能會激怒它們。

德國《Tichys Einblick》雜誌12日報道表示,歐盟計劃對大型企業徵收新稅將影響到德國1.87萬家企業。報道分析認爲,幾乎可以肯定,額外的負擔將轉嫁給最終客戶,間接地影響到公民的錢包。

報道稱,有商業協會警告,出口導向型產業將面臨競爭劣勢。但支持者認爲,5000萬歐元淨營業額門檻保護了中小企業,體現公平負擔原則。外交官們稱,愛爾蘭和瑞典等曾阻止數字稅計劃的成員國“已準備好進行談判”,因爲新稅的徵收範圍更廣。

“政治新聞網”稱,歐盟自行徵稅一直是個敏感問題,成員國政府擔心賦予歐盟過多向本國選民徵稅的權力,以及過多的支出自主權。此前歐盟的資金絕大部分來自各國政府的捐款,但隨着政客們不斷要求布魯塞爾方面收緊財政,歐盟委員會正在尋找新的資金來源。歐洲動態網12日報道稱,從2028年起還需償還6500億歐元的新冠疫情貸款,歐盟將把當前年度預算規模的約1/5(相當於每年250億—300億歐元)用於償還貸款。

“重大轉變”:放棄數字稅

除了可能設置新的稅種外,在歐美貿易協定談判進入最後階段之際,歐盟委員會或已放棄徵收數字稅的計劃。“政治新聞網”在一份文件中看到,布魯塞爾在其下一個七年期支出計劃的擬議增稅清單中移除了數字稅選項,儘管該清單據稱與貿易談判無關。“此舉是將勝利拱手讓給了美國政府以及蘋果和Meta等美國科技巨頭。” 該報道表示。

數字稅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歐盟與美貿易談判中的關鍵點,雙方圍繞此進行了長期博弈。美國認爲這些規則阻礙了美國公司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優勢。特朗普此前抨擊此類稅收“掠奪美國企業數十億美元”“侵犯美國主權並導致就業崗位外流”。

報道稱,放棄數字稅對歐盟而言將是一個重大轉變。就在今年5 月,歐盟還曾提出對科技巨頭徵稅,以此償還歐盟的債務。這一政策大轉彎可能是歐盟的戰略舉措,因爲其迫切希望與美國達成有利的貿易條款。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威脅要對加拿大加徵關稅,以報復其數字稅政策。

據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2日表示,美國已經致信通知歐盟,將自8月1日起對自歐盟進口產品徵收30%的關稅。董一凡告訴記者,徵收數字稅是歐盟與美國的博弈工具,實際目的是爲了能夠讓自己與美國坐到談判桌上。隨着美國宣佈將對歐盟輸美產品徵收30%的關稅,歐盟接下來需要拿出更多既有籌碼,使其能夠與美國之間形成相互制衡,以在未來的貿易談判中有更多的“抓手”或者掌握更多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