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電動車關稅大反轉!中歐聯手抗美,誰能笑到最後

歐盟委員會在4月10日宣佈,與中國達成了一項重要共識:雙方將啓動以“最低進口價格”機制,替代現行對華電動汽車關稅的談判。

這一突破性進展,不僅標誌着持續近半年的貿易爭端出現實質性緩和,還爲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帶來了新的變量。

歐盟發言人透露,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進行了深入交談,雙方同意通過設定中國對歐洲出口電動汽車的最低價格,來替代去年10月起歐盟開始徵收的電動汽車關稅。

這一貿易策略旨在“既維護歐洲市場公平,又爲合法貿易創造空間”,相較於去年實施的反補貼稅,這種價格管控方式,更具靈活性和可操作性。

美帝無差別的關稅戰,無疑增強了中歐雙方緩和關係的意願。在川普宣佈向全世界加徵額外關稅後,停滯了四、五個月的中歐電動汽車談判重新啓動。

在美帝在全球開打貿易戰的環境下,用價格談判取代一刀切式的額外關稅,對於中歐雙方來說都算是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

對於歐盟來說,最低售價限制幫助歐洲贏得了學習如何“低成本地”製造電動汽車的時間窗口,同時還能緩和與東大的關係,一起抗擊美帝關稅戰。

對於東大來說,最低售價替代“一刀切式”的額外關稅,東大的中高端車型可以在歐洲市場保持競爭力,倒逼東大車企向高端化發展,也算是能接受的結果了。

2024年12月23日,路透社曾報道,歐盟同中國正接近就取消對華加徵的進口電動汽車關稅達成解決方案,不過兩天後就被歐盟官員否認這種說法。之後,雙方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談判就再也沒其他消息傳出。

直到2025年4月,中歐雙方團隊就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開始接觸。4月8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視頻會談。新聞稿中提到,雙方要立即開展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我們已經瞭解到,中歐雙方團隊已經開始接觸。

爲什麼停滯了四、五個月的中歐電動汽車談判在最近又開始加速了呢?當然還得靠川普同志助力。

2025年3月底,美國宣佈對全球所有主要經濟體加徵額外關稅。歐盟慌得一批,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也公開發文,敦促美國通過對話解決汽車關稅問題。

ACEA敦促對話解決汽車關稅問題,避免有害反應並提高歐盟競爭力。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敦促歐盟委員會尋求與美國談判的建設性解決方案,避免採取可能損害歐洲競爭力的反制措施。

可以說的是,中歐雙方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談判,不僅是爲了應對美帝的關稅戰,更是爲了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佔據有利位置。

歐盟通過設定最低售價限制,爲歐洲車企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窗口,同時也緩和了與東大的關係。而東大則通過這一機制,保持了中高端車型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並倒逼車企向高端化發展。

這一折中方案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結果。未來,中歐雙方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合作將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料,別忘了點贊和關注,獲取更多犀利觀點和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