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重組或將推遲至明年,與微軟談判陷入關鍵分歧
OpenAI內部架構調整卻遲遲無法完成,原因是OpenAI與微軟之間仍有多個重要分歧尚未解決,這可能導致OpenAI重組計劃推遲到明年。
8月27日,據媒體報道,OpenAI正與其最大金主——微軟進行復雜談判,準備修改一份原本持續到2030年的商業合同。如果能達成協議,OpenAI將能推進其重組計劃,讓投資者可以直接持有OpenAI的股權。
OpenAI這次的公司重組,目的是讓投資者從“利潤分享模式”轉爲“持股模式”,爲未來上市鋪路。但這必須先解決與微軟的舊協議。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仍有分歧,這些分歧可能導致談判延遲到今年12月31日之後。如果年內談不攏,軟銀可能有權取消其承諾的100億美元投資,OpenAI其他融資也會受阻。
作爲OpenAI最大的投資方和技術合作夥伴,微軟與其簽訂的舊合同(持續至2030年)如今已成爲阻礙OpenAI進一步融資和準備IPO的最大障礙。
OpenAI想要“脫微軟化”,但談判艱難
OpenAI與微軟的談判主要圍繞三個關鍵問題。
1. API(接口)訪問權:OpenAI不想只靠Azure了
微軟目前擁有OpenAI模型的獨家託管權,也就是說,OpenAI的模型只能部署在微軟的Azure雲服務上。這等於把API銷售和部署的大門交給微軟把控,而這部分業務如今已經貢獻了OpenAI約25%的年收入。
OpenAI希望能像競爭對手Anthropic那樣,與谷歌Cloud、亞馬遜AWS等其他雲平臺也建立合作,擴大API收入來源。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樣做可以幫助OpenAI擴大API的銷售收入。
但微軟不願放棄這項獨佔權,因爲允許競爭對手參與對其不利。但據一位知情人士稱,雙方正在談判一項有限的協議,可能允許OpenAI僅向不是使用Azure的政府客戶提供服務,以此作爲妥協。
2. 知識產權(IP)訪問權限:微軟想看“做法”
微軟希望不僅能使用OpenAI未來的AI模型,還能瞭解它們的“訓練方式”,也就是模型是如何開發出來的。雙方仍在爭論這個問題。
3.AGI條款:OpenAI手中的“最後底牌”
協議中還有一項特殊條款,一旦OpenAI實現AGI(通用人工智能),就有權切斷微軟對其知識產權(IP)的訪問權限。
據知情人士透露,微軟CEO納德拉想取消這項條款,因爲它不確定且不利。但OpenAI希望保留這項條款,因爲它能在與微軟的博弈中成爲一個有力的籌碼。
以上這些關鍵問題的解決情況,將直接影響微軟在OpenAI重組之後最終能持有多少股權和控制力。
微軟目前預計將持有OpenAI 30%到35%的股權,這取決於雙方的談判結果。截至目前,微軟已對OpenAI投資超過130億美元。不過,這個持股比例仍有變動的可能。消息人士表示,儘管談判還在進行中,但達成協議仍是最可能的結果,不過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到今年年底甚至更久。
OpenAI與微軟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
但在OpenAI能順利重組之前,還有其他障礙需要跨越。即使OpenAI與微軟之間的合同問題迅速解決,他們還需要與其他股東、以及加州與特拉華州的檢察長進一步溝通(因爲OpenAI在這兩個州註冊並運營)。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的談判由雙方的首席財務官(CFO)主導。OpenAI的Sarah Friar和微軟的Amy Hood。如果談判順利並達成協議,OpenAI的投資者將能真正持有公司股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能參與利潤分成的結構。
“微軟拉鋸戰”會影響OpenAI的融資
OpenAI最近進行了兩輪融資,一輪是在去年10月,估值1570億美元。另一輪是今年3月,由軟銀領投,估值達到3000億美元。不過,這些融資附帶“未重組就可撤資”的條件,即如果OpenAI未能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公司架構重組,部分投資人有權撤資或拒付承諾的資金。
而一旦拖過2025年底,軟銀就可以取消承諾的100億美元投資,這對OpenAI融資計劃來說是一個威脅。不過OpenAI的高管認爲,即便談判受阻,軟銀也不太可能撤回投資,而且他們相信公司可以在不完成架構轉換的情況下繼續融資,原因是自軟銀承諾牽頭400億美元融資以來,OpenAI的業務增長非常迅猛
目前,OpenAI正在洽談新的二級市場股份轉讓,預期估值將達到5000億美元,這意味着軟銀投資將實現賬面浮盈三分之二。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也已經收到其他投資者的興趣,願意參與一級融資,而且估值甚至可能高於5000億美元。
儘管存在內部治理結構的模糊地帶,OpenAI在資本市場的熱度絲毫未減。它在3月完成的83億美元融資(這是軟銀主導融資的一部分)依然大幅超額認購,市場熱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