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執行長預言:公司3年後的執行長或許就是AI

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稍早在舊金山一次僅有十多位媒體參與的晚宴上,描繪了GPT-5之後的發展藍圖,其中包含數兆美元規模的數據中心建設計劃,以及與Jony Ive合作的全新AI硬體,甚至近期加入探索的腦機介面市場佈局,甚至Sam Altman更直言指稱:「三年後的執行長或許就是AI。」

Sam Altman坦言,GPT-5在情感表現上確實不如GPT-4o,才使得OpenAI重啓模型選擇介面。不過,對OpenAI而言,單一模型發表已非其發展核心,重點已經放在顛覆搜尋、硬體與社交體驗,並且擴展全球規模的AI應用場景。

數兆美元規模數據中心與新金融模式

Sam Altman透露,OpenAI未來將在數據中心建設上斥資數兆美元,藉此支撐推理服務與新產品營運需求。Sam Altman甚至提出,可能透過規劃全新融資工具來籌措算力建設所需資金。其邏輯簡單直接:「花3000億美元建數據中心,換取4000億美元服務收入,否則我們只會不斷讓客戶失望。」

同時Sam Altman也表示,OpenAI目前的推理服務已具盈利能力,但高昂的訓練成本仍造成財務負擔。若不計算訓練成本,OpenAI早已是「極爲賺錢的公司」。

AI硬體與腦機介面競爭

在硬體方面,Sam Altman強調與蘋果前設計總監Jony Ive合作的全新AI設備,表示此爲「值得等待」的產品,甚至開玩笑表示若有人敢替它加手機殼,他會「親自揪出來」。此外,Sam Altman也證實正在探索腦機介面發展機會,期望未來能「直接透過意念與ChatGPT對話」。

GPT-5爭議與「人性化」路徑

而針對GPT-5被批「冷漠」,Sam Altman表示模型個性將對外開放自訂,讓使用者自行決定ChatGPT答覆方式是「溫暖」還是「無情吐槽」。不僅迴應外界批評,同時也符合先前強調「產品應保持中立,而非強行輸出特定立場」的立場。

目前ChatGPT每週全球用戶人數已經超過7億人,成爲全球第五大網站,Sam Altman甚至預期很快將超越Instagram與Facebook。Sam Altman更認爲,隨着對話量持續增長,「總有一天,ChatGPT每天輸出的詞彙量將超過全人類總和。」

AI泡沫與長遠野心

另一方面,Sam Altman不諱言當前存在「AI泡沫」的風險,但強調這與網際網路泡沫相似,背後仍有真實價值。Sam Altman表示,AI是「近代最重要的發展之一」,而OpenAI的目標不只是打造模型,更計劃透過AI重塑搜尋、社交行爲與硬體生態,甚至也表示若Google必須出售Chrome瀏覽器業務,將會考慮收購。

目前看起來,GPT-5近期爭議只是過渡,而OpenAI正全力朝向建立一個規模更龐大、邏輯更復雜的AI帝國。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